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行功课没做好 导致QDII受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14:22 法制早报

  □见习记者张雪丽

  当所有人都将首期QDII销售情况差强人意归结为“人民币存在升值风险”的时候,左小蕾却认为:“银行的功课 没做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2006年4月13日,被市场称作“QDII开闸”的央行“五号公告”正式发布,这意味着
境内资本投资于境外 金融产品的大门就此打开。

  多数人认为QDII开闸,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由此迈出决定性的一步”。

  然而在众多关注的目光下,QDII的认购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8月9日工商银行结束最第一期QDII产品,但认购额度不到10亿元人民币,这与事先预期20亿元人 民币的最大发行量尚有一些差距。

  “对投资者是否了解这个产品,如何吸引投资者,银行还做的不够。”银河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法制早 报》记者采访时说。

  由此,投资者谨慎选择QDII产品,冷清场面不难想见。

  QDII为何难成气候

  认购者谨慎的态度,让持有QDII产品的银行多少有点失望。

  大多数人将这结果归罪为“汇率的影响”。

  渤海投资首席分析师周延在接受《法制早报》记者采记时就表示:现在人民币升值已是大势所趋,一旦换成外币,由 于长期币值贬值,不仅会影响QDII的进程,也会影响认购者的认购额度。

  事实上对于防范风险,“五号公告”明确规定,提供QDII产品的银行必须保护客户不受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时所产 生的汇率风险影响。

  从工行首期QDII产品看,采取远期结汇方式,就是相对谨慎、保守的汇率风险控制法。

  但是由于“现在还没有人民币对冲工具可供采用,无法规避在投资10年期美国国债等长期投资品种时遇到的汇率风 险。这无疑将增加基金的运营费用,并且限制银行可出售产品的种类。”

  由于不理解和风险不可控,不少认购者不愿认购QDII产品。

  但左小蕾却认为,汇率风险的影响只是一小部分。

  她表示,银行作为卖方,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如果“对自己的产品都没有信心或者都不熟悉”,无法吸引买 方。

  在她看来,目前拥有QDII产品的银行在销售方式上做得还不够,还不能让投资者认识到这个产品的优势,包括对 升值存在风险、本身收益以及资产配置等等。这才是影响认购情况的主要因素。

  还有一个因素也在影响投资者投资QDII产品。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在国外理财并不是非常熟悉,在产品的研发、销售以及对产品的信心上,“功课都没有做到家 ”。

  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在

外汇理财方面更具优势,他们对国际市场的熟悉程度及研发能力都比中资银 行具有优势。并且可以把自己成熟的产品移植过来,成本低,效益高。

  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QDII产品,投资范围比较窄,投资方式未必最优,收益率竞争有一些差距。

  QDII风险可控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表示,QDII是基于有序推进外汇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长远考虑;它符 合市场化改革方向,也是建立、健全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吉舟认为,QDII在政治层面上比在经济层面上更加有意义,因为它体现了中国政府愿意 降低巨额

外汇储备的态度。

  但对于首批分配的QDII购汇额度之大,让很多分析师感到惊讶。

  渤海投资首席分析师周延用“规模很可怕”,来表示他对资金外流的担忧。

  据了解,总额48亿美元的购汇额度在三家银行中分配。

  一些分析师认为,资金流出太多,会造成一定金融风险。

  “这是有保护的开放,所以风险是可控的。”左小蕾说。

  对此,胡晓炼的解释是:“我们考虑整体的额度掌握,是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个大概念出发的。”

  “防范风险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怕感冒,天天捂着,一种是加强锻炼。我倾向于后者,要主动地去应对和管理风险。 ”

  相对QFII,QDII是资金的外流。因此许多人认为推出QDII后,会对国内A股影响较大。

  周延表示,这部分资金如果投资到QDII上,便“不能投资A股,因此对A股市场肯定会有影响。”

  左小蕾则认为,QDII的推出对A股市场并没有太大影响,或者可以忽略不计。

  “投资人不会轻易投资他们不熟悉的市场,他们首先会选择投资相对熟悉的中国市场。”左小蕾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