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00多位专家学者给草原文化下定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21:46 北方新报

  核心提示 8月16日,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在鄂尔多斯市落下帷幕。研讨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

  8月15日上午,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开幕仪式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天明走上领奖台,接过了此次研讨会设立的论文一等奖的获奖证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4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研讨会上,何天明递交的论文就被评为二等奖。2005年和今年,他连续两年都获得了一等奖。何天明表示,目前,草原文化已经被认为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

  据介绍,何天明此次向大会递交了题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的论文。何天明通过研究总结出:区域性、多民族性和文化上的主体性与吸融性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特殊性。结合这些特殊性对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历史做了划分:公元前209年~公元906年为以原创游牧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域文化形成期;公元907年~公元1205年为拓展地域空间和经济类型的文化跨越发展期;公元1206年~1911年为在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吸融相互渗透的全面发展时期。

  与游牧文化有区别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团英认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据吴团英分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都是以游牧生产为社会物质基础的,二者之间的确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历史时期也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然而,两个文化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二者分别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草原文化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以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序列;游牧文化则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以列入狩猎文化、农耕文化序列。从区域分布来看,两种文化也有许多不尽相同之处。草原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它是依草原生态环境而生,分布在世界各地,并不是所有的草原上都诞生了游牧文明。在讲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吴团英指出,草原文化与古埃及文化、黄河文化等其他古老地域文化一样悠久。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从距今大约70万年前开始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到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阶段,这里相继出现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荣景象,被确认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游牧文化的起源则最早只能追溯到公元前9000~公元前7000年之间,在这段时间内人类才学会饲养动物。可以说,草原文化的起源远远早于游牧文化。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游牧文化则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吴团英强调,对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只能从具体领域分布和历史时期去分析和认识,决不能混为一谈。

  理论体系初步建立

  本次研讨会还第一次提出了草原文化分期和成吉思汗文化两个新概念,特别是草原文化研究与中原文化、区域文化的对比研究在全世界也属首次。记者了解到,经过3年的努力,草原文化研究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据介绍,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是中宣部国家规划办的重点委托项目,也是我区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团英介绍,从2004年至今,我区除了成功举办3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以外,还组织专家对草原文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所创办的草原文化网站向外公布了大量草原文化研究论文。近期,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又取得了重大成果,即首次提出了草原文化的定义、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草原文化的类型等涉及草原文化内涵以及建构特征方面的重要定义。

  根据定义,草原文化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文化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 口文/本报记者 祝汉宾

来源: 北方新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