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单身现象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0:46 南都周刊
单身现象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刘涛 女,70年代末生,知名演员,曾出演过《天龙八部》阿朱等重要角色。未婚。现居上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单身现象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印小天 男,1978年生,知名演员,曾出演过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米阳光》等。未婚。现居北京。



单身现象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苏醒 女,60年代生。星座专家。摄影师。未婚。现居北京。


单身现象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原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独身群落冲击传统婚姻

  南开大学人口学教授原新访谈录

  见习记者 彭晓芸 实习生 刘源

  比较显著的是两个“单身潮”,而不是三个。现在的单身主流不是离婚,而是独身。

  南都周刊:年初有人刚提出“第三次单身潮”,最近又有媒体宣称中国进入了“第四次单身潮”,从你的研究来看,这些提法有没有依据?

  原新:我不同意目前关于第三、第四次单身潮的提法。如果说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过“单身潮”,那么应该说比较显著的是两个“单身潮”,而不是三个。

  第一个单身潮应该是在1950年前后。一个原因是新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否定了一夫多妻制,这就要求必须把原来的妾离掉;另外,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死亡了很多男性,也就是说婚配的对象就没有了。

  第二个单身潮应该说就在“文化大革命”后。“文革”期间,离婚的政治成本相当高,很多人客观上婚姻破裂,但是限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社会气氛,他无法离婚。一直到了“文革”结束,才出现了一个离婚的爆发期。这是一种被压抑了很长时间的爆发。

  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我们把它称之为“潮”,有点像我们之前经历的台风,它来势凶猛,但过去得很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离婚率有逐渐趋高的倾向,但它并不是像潮水那样大起大落的升高或者降低,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第三次或者第四次单身潮了。

  南都周刊:不过目前我们的普遍感觉是,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处在单身状态?

  原新:这个情况我称之为“单身现象”。单身的表现形式无非是这么几种:第一,独身或未婚,不结婚或者暂时没有结婚;第二,离婚;第三,同居,这事实上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准婚姻生活,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应该还算是独身的;第四,丧偶。还有一类是同性恋人群,中国没有规定同性恋婚配是合法的,所以严格界定的话,他们也是属于单身。

  而这几种表现形式,从社会发展和人们情感演变、心理变化的角度来说,每一种单身似乎都不太可能完完全全是终身的。二十岁独身,可能到三十岁脑子就转变了。但如果称之为单身现象的话,我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的。前两次“单身潮”,一方面是由于法律的界定,再一方面是由于政治气候的改变,这样造成了两次离婚的高潮,由于离婚推动了潮,离婚是动力。现在的单身现象,主流不应该是离婚,而应该是独身。

  单身现象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无所谓对错。

  南都周刊: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独身群落?

  原新:我想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改变有关。城市生活正在由过去的比较开放走向封闭。这种生活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最近我看到一个关于社区生活的调查,其中有70%-80%的家长希望孩子们在暑假期间能够互相往来,但也有70%的家长不愿意别人的孩子到自己家里面来,这是很矛盾的数据,说明我们的城市生活非常封闭。

  另一个因素是我们居住方式的改变。过去的大杂院是一种平面式的开放性的系统,便于人们沟通和交往;而现在这种立体式单元式的楼房,把人们紧紧锁在了防盗门里面,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了。

  而信任危机更加剧了这一现象,从“杀生”到“杀熟”再到“杀亲朋”,人们畏惧这样的复杂社会,不愿意在这种社会中交往,而宁愿沉湎在高科技中。这大大减少了人们的交流信心。

  南都周刊:这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呢,还是中国现阶段特有的?

  原新:不光是中国,全球单身、不愿意结婚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

  比如日本,随着他们教育水平,尤其是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加上城市生活消费昂贵,导致许多年轻女性回归了父母亲的家。一方面可以帮助父母养老,另一方面她又能得到免费的住房,免费的三餐。而朋友间的交往又能通过网络、电话得到满足,所以现在出现很多人不愿意结婚。

  在台湾也有这个现象,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意味着就业岗位的提高,收入的提高。这就造成很多女性把硕士博士一读完,回头一看找不着对象了。

  南都周刊:这种单身选择有没有问题呢?

  原新:现在的单身现象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无所谓对错。它可以作为现象来研究,但不要作对与错的判断,完全没有必要。

  将来的两性关系会趋于多元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约化应该是两个大的趋势。

  南都周刊:单身现象的增加,会不会对传统的婚姻模式造成冲击?

  原新:我觉得将来的两性关系会趋于多元化。因为现在人们接触到外界的东西越来越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视野也越来越宽阔了,尤其是现代的新新人类,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会更加的多元化,这样一来会出现一些多样化的婚姻方式。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约化应该是两个大的趋势。

  南都周刊:最近有一个针对已婚三四年人群的抽样调查显示,有六成人对婚姻没有信心。这也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恐惧婚姻,这是不是因为现在的人对婚姻质量要求高了呢?

  原新:是有对结婚恐惧的人,他们有的经历了不止一两次婚姻,也有的并没有结婚,只是由于媒体报道为他制造了婚姻不稳定的想象。

  关键的问题还是面对面的沟通下降了,有的人在网络上、信里聊的时候,语言非常丰富,但是一旦面对面,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现在这一类年轻人很多。另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的生存能力也在下降,导致两人组成家庭后,婚内生活非常脆弱。

  南都周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原新:沟通非常重要,双方要善于沟通。曾经有个例子,双方说话不多,但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这是不正常的,要学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适当地增加人文教育,包括人际间的沟通技巧,以及传统文化的理念,甚至中国的孝道,这些在教育阶段还是应该有所加强。

  单身如何不困难?

  吕频

  若想单身不是困难,结婚不是冒险,女人和男人得到身心自洽以及良好的两性伙伴关系的前提是,他们都不再受保守道德、性别定型和浪漫爱迷思的压迫。

  只有出于异性恋婚姻本位,单身才是问题,“单身浪潮”才是话题。在这种本位观里,婚姻是所有人都该最终投奔的归宿,而单身只是在路上,是未解决,无论是就单身者个人还是就单身群体,都要关心一个“为什么”。然而单身为何就不能是一种与结婚对等的自足生活?

  单身者越来越多的现实正在挑战传统的婚姻本位观。也就是由于这种传统的本位观仍然笼罩社会,甚至成为管理制度的基础,单身者在文化和法律上都不能得到完整的权利,才使单身不能成为自由选择。

  结婚被称为“成家”,不成家就等于不成年,在城市不能单独立户,在农村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和土地,不管年龄多大都得在家庭结构上附属于父母。单身者没有生育权,想要孩子就得结婚,这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下大龄单身男女无法跨越的困难。更普遍而隐秘的是单身者的性权利受到压抑,尽管他们并没有性忠贞的法律义务,但对非婚性行为的普遍容忍顶多到准婚姻程度:恋爱中稳定的一对一性关系,此外的各种性方式一概被负面化,于是,没有固定恋人的单身者尤其是女性,就在道德上不能有性,起码不能公开承认自己有性。

  从观念到制度,单身都在受到歧视,总想收编单身的婚姻也未必妙。婚姻的危机其实深藏在近代那不彻底的人性解放:法律一边用婚姻框架责任,一边宣称感情破裂即可离婚,让婚姻成为高风险的投资。婚姻中人被要求承诺性与爱的一生忠诚,但当情欲越来越有条件流动,这种承诺也就越来越不可靠,台湾性学家何春蕤说“也许,越轨才是我们文化的常态”,这是在婚姻本位上希求稳定的社会还不知该如何应对的真相。

  于是单身才有余地与婚姻在围城内外相望。这背后是一种也许从未有的惶惑。关于男女关系,社会一方面仍以其整体保守潜在强制其成员,一方面丧失了就这类惶惑给出信仰安全的能力。在这种潜在强制下,没有学好宽容与独立的男女们分居金星和

火星,发出的信息互不兼容。

  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的匹配模式仍占主流,金钱越来越被看重而收入性别比越来越大,形貌的愉悦可以公然标价买卖,在拖着一条后腿的“社会进步”下,男人因阶层——经济能力或被劣质化或占据更大优势,而总得回应男人需求的女人则遭遇到整体的焦虑,多歧的标准和完美女人的通俗神话让她们不知其可。最残酷的是时间也有性别:让男人增值而让女人贬值,无论是在单身还是婚姻中,怨叹重重的更多是女人。

  现在的单身者像秩序边缘的游移原子,显示这秩序已经越发没有凝聚力,也许一个新的秩序该是把所有原子都释放出来,让他们在对如何自处和如何互动的自主学习中找到安适,并且清醒安适总是在变动中。若想单身不是困难,结婚不是冒险,女人和男人得到身心自洽以及良好的两性伙伴关系的前提是,他们都不再受保守道德、性别定型和浪漫爱迷思的压迫。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