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西省调查组——破解城镇低收入群体隐性贫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4:15 山西日报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但不同社会群体间的财富占有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高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收入出现的差距不容忽视。保护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不仅是现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国家统计局山西省调查总队深入我省部分市县低收入户家庭进行了典型调查,为我们了解山西城镇居民家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消费状况、造成低收入的原因及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提供了依据。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山西城镇20%的低收入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32.89元,为全省平均收入水平8913.91元的41.9%,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2。从收入构成看,各项收入都与全省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其中,人均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收入分别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1.3%、69.1%、25.5%和38.0%。不仅各项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其主要收入来源是依靠家庭职工的工薪收入,2005年山西城镇低收入人均工薪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达74%。由于收入水平低,2005年,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消费性支出(3363.3元)要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7.0%,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正常生活而必需的开支,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消费。

  多数家庭入不敷出,日常消费主要以食品消费为主,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只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4%,但其恩格尔系数却比全省高7个百分点。而且,其特点是“温饱有余,营养欠佳”。从主要食品消费看,除油脂类与全省平均水平消费接近,粮食、薯类和食用动物油消费量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他均低于平均水平,特别是肉类、禽类、水产类、鲜乳品、鲜瓜果的消费水平极低,低收入家庭菜的消费以大路菜为主,反季节的精细蔬菜很少消费。

  低收入家庭一般很少去饭馆消费,2005年人均在外饮食花费12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9.7%。衣着消费数量相对较少,购买服装和鞋的单价还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医疗保健条件和居住条件较差,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明显偏低,精神方面的消费欠缺。

  造成山西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低下、生活困难的原因虽然比较复杂,但大多数并不是因为他们本人身体残疾、健康状况差或者文化程度低造成的,而多是因为所在的企业不景气、生产效益低下,或者企业改制、停产倒闭等原因导致这些人员失业下岗,给生活带来困难。由于城镇低收入群众目前的生活来源仅靠企业发放的工资、社会低保金和亲朋好友资助而无其他渠道来源,生活的质量也仅是以吃饱和穿暖为主,对

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敢有太多的奢望。

  在调查访问中,低收入家庭面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普遍表达了“四盼”和“四忧”。一盼家里失业人员能早日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二盼子女能早日就业,走出失业—贫困—失业的恶性循环怪圈;三盼政府能提高低保标准;四盼能及时领到生活补贴。低收入家庭最担心家里发生意外事故或天灾人祸,陷入借债—还债—借债的恶性循环中;担心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害怕孩子上学费用上涨;最怵家庭成员生病住院,承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

  城市贫困不同于农村贫困,是一个更为“隐性”的贫困。从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城镇低收入家庭也许并不缺衣少食,并不缺少居住的房屋,甚至也有一些在农民看来收入不菲的工资。但是,他们在维持基本生活、抵御重大疾病、承担子女上学、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既需要物质支持,也需要精神关怀。

  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管齐下,逐步解决。

  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城市贫困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像高度重视我国的农村贫困问题一样对待城市贫困问题。其次,要明确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把促进就业作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基本优先目标,着力解决城市贫困中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并真正落实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解决城市贫困的工作思路还应由重生活救济扶贫转变到重就业开发解困上来,为低收入群体营造解困的环境和机会。要使就业困难群体能实实在在享受到政府免费提供的就业市场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项目评估咨询等服务,并发动社会各界对城市贫困群体施以援手。

  解决城市贫困固然离不开政府的就业引导、社会救济保障制度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更为重要的是,低收入群体也要相信:自助者天助。切不可自怨自艾,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而应该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就业的天空。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赵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