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旱50年一遇 当地水利设施捉襟见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2:24 新闻晚报 | |||||||||
经过近两个月10次人工降雨操作,昨天下午3时,重庆市綦江县横山地区终于落雨,雨量等级中,瞬时温度20℃,连带着,綦江县城和重庆温度均有6到8度的下降。根据重庆市气象台预报,8月28日,重庆将出现1到2天的暴雨,“如果一切顺利,旱情将在那天结束。”首席预报员江玉华说。 但44.5℃这个数字将永远定格在重庆的气象历史上,这是重庆有气象数据以来的最高
这次大旱到底意味着什么?重庆这个城市想通过这近两个月火烤般的生活告诉人们什么?本报记者经过调查采访,希望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答案。 焦土百年 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重庆的气象规律是十年九旱。但更多的人却被这两个月另一个说法吓了一跳,本次大旱为重庆有气象资料以来,50年一遇的大旱,它同中国其他地区的自然灾害,并称为中国6年来最大的自然灾害。 44.5℃的高温让人们惊恐,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对象很多,有三峡大坝,有地震,甚至更可怕的东西。 本次重庆大旱真的那么吓人吗? 记者查阅了重庆周边县的县志,其中对于近200年的重大灾害情景描述格外醒目。 1814年和1815年,重庆地区曾“正月起,秋止,无雨落。”半年没有下过一滴雨。潼南县志更加惊人,1877年,“春旱伏旱连,秋雪至。”春旱时间约为4月,伏旱在7月下旬,再加上秋天下雪,几乎一年无雨。巴县县志说:1884年,“旱甚,尸塞路,至秋方坑之,万人一历,十坑不尽,次年如旧。”虽然没有旱况描述,但对于死亡人数的描写仍然惊心。 1935年潼南县大旱:“食泥水死者无数。” 1956年,重庆市开始有了气象记录,记者从重庆市气象局找到了干旱年份记载,其中,1959年,1960年连续两年干旱,约40天无雨,1971至1978年则为八年连旱,均在35天以上,其中部分县达到90天无雨,1992年前后三年连旱,平均每年30天无雨。 “从有气象记录这段时间来看,本次大旱确可以称为‘最’,但就长时间的历史时期来看,它并不突出。”綦江县气象局副局长许伟说,由于在1956年以前没有数据资料,当时的旱灾情况无法量化掌握,因此只能用一个负责任的说法:50年一遇。 可能连旱 今年旱了,明年还会旱吗?记者从专家处获得了不乐观的估计。 根据对旱情历史的统计,目前专家已经得到了一个重庆旱情有规律的曲线,每过50年,重庆地区将迎来一次干旱高峰。 在19世纪,该时段平均干旱频率为6-9年一大旱,但在该世纪的20年代,60年代,则各出现了一次不正常的大旱高峰,平均频度为4年一次。在20世纪,30年代和60及70年代也出现了不正常高峰,10年8旱。 “我们通过民间调查,已经掌握了近500年的旱情资料,一般来说,50年为一个频段,将出现一个高峰,高峰时长不定。”江玉华说。 由此,气象学家推算,按照19世纪60及70年代出现高峰来看,目前重庆正处于高峰阶段,“进入21世纪后,重庆还没有出现严重旱灾,但从今年情况来看,应该是个高旱灾频段的开始。”这个频段已经到达了顶峰,还是在继续向上发展,会发展到什么时候,目前专家并无定论。 为什么重庆易旱?许伟告诉记者,从今年情况看,青藏高原的高压过强,导致北方寒流无法抵达重庆,“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去年冬天,甘孜峰常年积雪全部消失,南方的孟加拉湾含水气候带又没有及时到达,导致重庆上空无雨可落。而这个现象的高频率出现则直接导致重庆多旱。 当梦想照进现实 在度过了50年的旱灾低频率阶段后,又一个高频率如约而至,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个高频率影响则更加严重,于是,上世纪造的水利设施捉襟见肘。 记者从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以旱灾最严重的綦江县为例,从8月10日水库开闸放水后,仅10天便放掉了7700万立方米总库容的7000万立方米,如今只剩下储水量的10%,但旱情并未缓解。无奈之下,只好停止放水,剩余水量供生活使用,农业受灾面积70.24%。 “就现有的水库,面对这样的旱灾无能为力。”刘永说。目前重庆只有中小型水库,储水能力有限,而无一座大型水库。 “现在,重庆也没有能力建大型水库,连再建中小型水库也成问题。” 据记者了解,60,70年代建水库为响应国家号召,农民干一天,只要几个工分,材料成本也很低廉。以储水量仅100万立方米的丁山水库为例,50000多农民靠人拉肩扛完成了水库的修建,总成本是20万元人民币,而今天再建一座同样的水库,成本要几千万人民币。 在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再建大型水利设施则遭遇矛盾,“水利设施占用农田的矛盾至今无法解决。”于是,80年代后,重庆地区几乎没有再建水库。 另外,近几年的发展让原有水库也逐渐失去作用,綦江地区产煤矿,该县19个乡镇中就有4镇为矿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开采,当地地下已形成漏斗区,土壤储水能力减弱,“现在这里像个桌子,上面一层土壤,下面都是空的。”据专家计算,水库输水过程中,仅半路渗入地下漏斗区的水量就占到40%。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解决不了。”刘永说,只要有储水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就可以调配当地几年的用水。但建设成本是几亿元人民币。 矛盾是,水库是公益设施,几亿元的资金纯靠政府投入无法解决,而根本没有效益的水库也不会吸引来投资。 记者了解到,目前,发达国家的做法是财团投资建设大型水利设施后,按照放水量向用户收费,不仅能够收回成本,还能获利。但在中国,水库放水只是象征性收取费用,“平均下来,1立方米只收1分钱,这点钱连水库看护人员的工资都不够发。” “如果再旱半个月,不用说农田,连城镇居民的吃水也会成问题。”刘永说,如果明年再发生大面积干旱,就目前情况仍没有解决办法。 为度过此次旱灾,重庆已投入抗旱人力634.27万人,新挖井29655眼,送水车13400辆,保证了居民生活用水,而在綦江,由于取水口通惠河断流,县城居民饮水已面临中断,目前的计划是,取曾綦江水进行处理,联合水库供水,“毕竟,28日旱灾就基本能够结束了。”刘永说。 百年抗灾 记者经过多方调查,获得了重庆地区的抗灾史,在最近的200年中,重庆抵抗旱灾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路。 1814年綦江发生旱灾,据綦江水务局副局长刘永讲,当时没有任何水利设施,天上无雨直接影响就是农业绝收。当时,清嘉庆帝拨款100万两白银,并开仓放粮。但县志上对于其效果的描述是,经过层层盘剥,当地百姓所获甚微。而国库存粮数字存在虚报,无粮可放,其直接结果是“赤地千里,人与相食。” 在1884年的严重旱灾中,按照县志的描述,当时清政府既没放款,也没放粮,“饿殍遍野”,当地又发生大规模抢水骚乱,“死者相累。”经过镇压,死伤过万,解放后,重庆市曾在巴县挖掘到当年数个堆满尸骨的“万人坑”。 民国时期,当地兴建过一些水利设施,刘永介绍,当时曾在綦江周围建了四座闸坝,而其主要作用是运输从綦江开采出的煤矿,虽然也有蓄水作用,但只有200万立方米,旱灾发生时“只够沿江居民的生活用水”。1935年綦江发生的旱灾中,这4个闸坝没有产生作用。 在重庆地区大规模建立水利设施是在19世纪60到70年代,在20年间建了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2611座,储水16.115亿立方米。靠这些水库,在之后的近40年里,重庆未再发生严重旱灾。 1989年,重庆地区开始进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始进行人工降雨,这对于抗旱又有一定积极作用。□晚报特派记者 李宁源重庆报道 相关专题:重庆四川遭遇严重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