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院由“以药养医”向“以械养医”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3:01 大众网-鲁中晨报

  编者按:

  经过国家的多次政策调控,医院在药品销售方面开始变得“小心翼翼”,部分药品的价格也确实有所下降。药品加价少了,医院的利润必然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少医院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很多医院开始大量引进大型医疗设备,通过让病人做各种检查来“以械养医”。

  “现在的检查项目多、费用也高,你看看我的单子。”8月2日,刚从张店一家医院出院的王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一张医疗费用清单,费用总计3507.3元,其中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收费(诊疗费及护理费)58元(包括医生诊疗费34元,护理人员护理费24元);医械收费(各种辅助检查费用及材料费)1826.1元;药品收费1591.2元;其他费用32元。

  记者调查发现,王先生的费用清单代表了很多患者的遭遇,在国家多次政策调整下,医院在药品加价上开始变得小心谨慎。然而另一个苗头却正在兴起,那就是“以械养医”。

  “用医疗器械做检查得来的利润要远大于药品的利润,钱也来得容易。”在淄博一家三级医院工作的刘医生对记者说,随着国家对药品监督力度的加强,相当一部分药品的价格已经降了下来,为了弥补这一块的损失,医院转而在检查上做起了手脚。“拿感冒来说,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只要进行简单治疗,很快就能治好,但是现在哪个医生会这样告诉患者?”对付感冒部分医生流行这样一个程序:先查血(一般医院费用15元),查血没有事的话再去做个透视(一般医院费用也是15元),看看有没有引起肺部感染。有些医生检查到这儿开始给病人开药,可有些医生还会建议病人再做个CR(数字成像,一般医院的费用为70元)。一整套工序下来,患者不花费百八十块根本走不出医院门。

  治疗感冒是这样,其他的检查又如何呢?记者陪同怀孕3个月的朋友来到淄博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医院做检查。刚到门诊室,还没问病情,医生直接提议:“做个胎心监测吧,做个B超吧。”朋友表示可以。

  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再做个微量元素测定吧,看看缺不缺锌、钙。”“不用了吧,我是完全按照科普材料进行饮食搭配的。”“那就做个肝功和尿检吧?”“不做也可以,不过我建议你做,检查检查有好处。”在医生的再三劝说下,朋友答应做个肝功。等待的工夫,记者亲耳听到另一名医生告诉刚来咨询的孕妇,“做个检查吧,胎儿有可能保不住。”

  “不可否认,医生为患者做这么多检查有对患者负责的心态。”据有经验的医生介绍,并不是所有医生让患者做检查都是为了赚钱,也有医生让患者做检查是为了给患者排除各种疾病,但最怕的就是为了赚钱给患者做检查,这等于让患者花冤枉钱。

  记者调查发现,名目繁多的检查的确让医院尝到了甜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台标准的CT检查机器大约在300万,一般二级以上医院才有实力购买,二级以上医院一天做CT的患者人数一般不低于15人,普通的脑CT价格最少250元,包括人员、水电、维修、培训等成本,这台机器的费用四年左右可以挣出来,而这台机器的寿命超过6年,每年都能为医院挣100多万。

  现在提到医院的运行机制,往往讲“以药养医”。事实上,在很多医院,“以药养医”早已成为历史,现在的情况是,以“械”养医,以“查”养医。无论是“械”还是“查”,都依靠医院内的各种医疗器械,为此,大大小小的医院也热衷于进各种医疗器械。

  (记者 孙玲玲 通讯员 张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