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常州国有资本退出舞台 房产业面对调控喜忧参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6:43 常州龙网

  经历国家宏观调控后,我市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状况如何?市房地产企业协会于今年3月对全市47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召开多家开发企业经理座谈会,广泛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当前的生存状况。调查发现,我市房地产开发行业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有3家公司近4年干脆没“开张”。

  国有资本退出开发“舞台”

  据调查,我市国有资本已基本退出房地产开发行业。47家开发企业中,国有企业占2.1%,股份合作、其它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等占97.9%。

  国有资本退出开发“舞台”后,开发企业的数量多了,但结构却不合理。据调查,47家企业中属于一、二级资质的只占25%,属于暂二级、三级和暂三级的占75%,多数呈现“小、散、杂”特征。从企业资产情况可以看出,我市具有

竞争力的大规模企业为数不多,47家企业总计净资产252342万元,平均每个企业5369万元,其中最高的常州新城
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达6.58亿元,最低的公司净资产只有322万元。

  开发行业“僧多粥少”

  据统计部门统计,全市目前没有开发工作量的企业占30%以上。

  被调查的我市47家房地产企业,2003年至今年,共完成开发投资143.3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3.05亿元,其中最高的常州新城公司达19.04亿元,最低企业只有0.6亿元;这期间,共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077.14万平方米,平均每家企业完成22.91万平方米。但其中最高的新城公司完成198.08万平方米,一家干了近二十家的活,难怪有3家公司近4年来都没有开发面积。

  由于本市房地产行业的激烈竞争,47家企业中近4年到外地开发的企业占26%,合计开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同时,在本地实行联合合作开发的企业占36%,联合开发面积达210万平方米。

  面对调控喜忧参半

  从去年到今年,开发企业面对宏观调控可谓是“喜忧参半”。

  所谓“喜”,去年宏观调控以前,开发企业面对楼价、地价一路疯涨的楼市行情自己都担心了,严重“透支”的增长肯定会影响开发行业今后长期的稳定发展。据有关单位统计,至2005年底,我市一区域

开发商手中未开发的存量土地可建设商品住房355万平方米,加上2005年底该区域28万余平方米的空置商品房,近年共可建设和提供商品房380多万平方米,按该区域2005年的商品房销售总量计算,这些商品住房可供销售10年左右。由此来看,开发企业认为,国家宏观调控确实是“及时雨”,可以对过热的市场适当降温。

  但是,目前民营资本唱“主角”的开发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回收预售款。自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央行继续采取收紧银根的政策,信贷增长被严格控制,开发企业贷款难度陡增,部分企业已因资金链断裂缺乏启动资金而不能及时开工;还有的已开工项目因销售放缓、贷款困难而影响了工程进度。资金紧张,这是开发企业现在最大的烦恼。

  房协指路应挑战

  面对当前市场降温、资金从紧的楼市现状,开发企业该如何应对挑战,渡过难关呢?

  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建议,一是加强联合联盟开发,集各家之长、众人之力,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胸怀大志走“四方”,充分利用地区差,向外发展。

  二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前开发企业中有80%左右是五年前从国有、集体所有制改制成的股份制企业,还有部分新成立的民营企业,竞争力不强,潜在风险较多。为此,既要充分运用网络化技术,重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及时了解市场形势、各类信息和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发展方向;也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对渐趋理性的消费市场,开发企业要讲诚信、创品牌、抓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质量,降低成本,靠科技创新和压缩成本来增加利润,这些都是开发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来源:常州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