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说”兰州 引来百家争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1:33 西部商报

  本报实习记者 李夏 魏存芳 为您报道昨日,本报向广大读者推出了“姬晓廷说兰州”系列专栏报道的前两集——“兰州之鑫”和“兰州之森”。专栏一出,立即在兰州读者间激起千层浪,很多读者表示要参与到专栏的互动环节中来,不断丰富和补充姬晓廷之说,让更多人了解兰州的历史文化。

  今日,本报继续开通互动热线8119000和邮箱xbsb@xbsb.com.cn,
围绕当天“话说兰州”的主题,继续向广大读者收集对于此话题的故事和理解。

  生动有趣

  已届中年的华先生是一位教师,他看了本报两篇文章后说:“姬老师的语言比较有现场感,读上去挺有意思。姬老师讲的这些,我知道的还真不多,如果拿去问我的学生,知道的就更少了。现在这些孩子成材之后还是会有很多来建设兰州,如果他们不了解兰州这些文化内涵,这个城市会被建设成什么样?”

  不应戏说

  搞了一辈子历史的刘先生说:“我不喜欢姬晓廷老师的这种讲述方式。这种‘戏说’的方式,我觉得过于散漫无边际。这种形式下的文化讲述,我们作为成人可以吸收,如果是小孩子阅读呢,他们能不能吸收?既然要讲述,就应该多点故事。”

  关注环保

  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杨女士认为姬老师讲“木”的这块有点不太具体。是不是该多讲一点兰州树木的知识,而不是只说有名气的那些?而且此栏目今后应该多做些环保方面的文章,让大家保护环境,这样才能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对于姬老师的讲述方式,杨女士认为应该再多一点现场感:“咱们的记者是不是可以将姬老师当时的表情一类描述给我们看?”

  想起儿时

  本报开通的互动平台昨日收获了不少有趣故事。

  年轻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我没有关于古树的故事,但对于老兰州所栽种的那些树我有深深的感情。记得小时候,我姥姥家是个小院落,门口有一棵大槐树,我们三四个小孩子手拉手才能抱住。那时候,姥姥和邻居家阿姨、婆婆们总在晚饭后在树下纳凉、聊天,我们小孩子就在树下追逐玩耍。我还记得那棵树上有好几个喜鹊窝,有时候趁着姥姥不注意,我们就上树掏鸟蛋。后来因为盖楼,那棵老槐树被砍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惜。”

  挖掘文化遗产

  细描兰州春秋

  本报力邀知名“兰州通”,为被误读的历史正名

  本报实习记者李夏魏存芳 为您报道本报昨起开设了“姬晓廷说兰州”专栏,为大家解读兰州文化,还原兰州历史积淀的真相。理由之一,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兰州占其4席;之二,兰州市正在筹备申请历史文化名城。专栏的目的,是挖掘更多兰州文化遗产,讲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引起广大读者对兰州文化遗产的重视。

  姬晓廷将兰州文化浓缩入鑫、森等12个字中,文字灵动腾挪,描绘入木三分,史实作证,踏访为据,堪比易中天之“品三国”。

  姬晓廷其人

  姬晓廷老师曾任新华社驻甘记者站记者、编辑,后调入省文化厅工作,喜好弄墨赋诗、旅游摄影,言辞幽默,常出乎大家意料。多年醉心于兰州历史文化钻研,被誉为“兰州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