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双口井沿原为明代文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2:20 京华时报 | |||||||||||
本报讯(记者夏命群通讯员韩慧)昨天,记者从昌平区政府了解到,经文物专家鉴定证实,德陵宫旁田地里的双口井帮属明代建筑文物。该井帮是修建十三陵时所挖的唯一一口双口井帮,能很好地反映当年修建陵时的工程情况。
据十三陵文物鉴定专家胡汉生介绍,井帮俗称井沿,这个双口井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两个取水口,可以同时打水。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德陵修建于1627年至1632年之间,修建德陵的用水都是从德陵村北的这口水井里取来的。 据胡汉生介绍,双口井帮长约2米,宽约60多厘米,两个井口之间有15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材料是青白石,具有耐风化、容易雕刻且比较便宜等特点。此外,两个井口上都有20多条深深的绳痕。“这些绳痕是当时打水的绳子摩擦造成的,说明当时工程的用水量很大。” 胡汉生说,双口井帮非常少见,属建筑文物,十三陵地区如此完好保存下来的仅此一个。双口井帮还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只能在原地保护。“如果移到别的地方收藏起来,就失去了它相对的价值。”对于保护方面,胡汉生等专家认为,由于德陵的游人比较少,村民只要加以保护,不要损坏就可以了。 本报通讯员韩慧摄 ■背后故事 干旱年份找到传说中古井 据看守德陵的老人刘德玉回忆,1969年出现干旱,庄稼都快干死了,忽然有人想到这口传说中的大水井。村民们找了好多天都没有找到,还以为传说是假的。没想到几天后下起了连阴雨,村民在德陵村北的田地里发现有股水流不断地往上涌,古井就这样被挖了出来。后来经一位更老的老人确认,这口井正是传说中的大水井。 刘德玉参加了当年的挖井工作。他回忆说,这口水井原来的出水量很大,用4台水泵花一个小时才抽完,但随着天越来越干,水位下降得很厉害,现在水井已经有10多年没有出过水了。双口井帮也是在1969年挖井时被抬出来的,之后一直放在离水井10多米处,再未动过。“当时井帮上还有一个20多厘米长的辘轳,但挖井时被人拿回家给烧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