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行榜面临公信力困局 多数为商业炒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3:19 新华网 | |||||||||
今年高考前后,国内各类机构争相公布我国大学的排行榜,成为多方热议的话题。就在许多考生开始用“脚”为心目中的大学排行榜投票的同时,一些媒体曝光大学排行榜出炉背后的利益“奥秘”。对此,人们质疑:“舶来”的大学排行为何在中国走了样?国内的大学排行榜究竟有多少公信力?对大学进行排名到底有没有必要?起什么作用? 大学排行不应商业炒作
大学排行榜众多,同一高校在不同排行榜中名次大相径庭,排名机构不够权威,参照指标体系混乱,让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在一片质疑声中,排行榜的数量却不断增长。“中国20年评了100多个大学排行榜!”一位教育界专家惊叹。 自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以在国际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数为指标的“学术榜”以来,国内公布的大学排行榜已有100多个,先后有20家评估机构和与之相应的指标体系“亮相”。长期从事大学评估研究的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说:“一下子涌出这么多排行榜,不是太正常。那些热衷于搞名目繁多的大学排行榜的组织和机构,参照的指标体系没有多少科学依据,其目的无非是获利。但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大学排行榜不应钉在商业炒作的耻辱柱上!” 他认为,加强监督大学排行中的评价程序是目前的重要问题,排名的广告效应对于那些非名校极具价值,一旦有广告效应存在,就应该警惕排行榜中因利益诉求而导致的“暗箱操作”。 某机构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收一些费用理所当然,因为他要养活评价组的雇员。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某两所知名大学每年为这家机构无偿提供数据,甚至有的大学每年提供赞助资金,这些学校在此机构公布的排名中都靠前。 教育部在网站上表示:“对各类排行榜评选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过程不了解,因此对其客观性不作评价”。教育部还明确表示不会做任何关于大学的排行榜。 大学排名如何与国际接轨 一方面,大学排行榜“长势喜人”,另一方面,反对的声音日益高涨,国内不断有专家和媒体讨论是否有必要对大学进行排名。对此,邱均平强调:“对大学进行排名是国外普遍做法,也是国际趋势。” 上个世纪70年代,大学排行榜开始在欧美国家出现,但在100多年后才引起广泛关注。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排出美国最好的大学,一时间成为热点新闻。多年来,英国《泰晤士报》、德国《明报》等媒体公布的排名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香港《亚洲周刊》的卖点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大学排名。我国最早的大学排行榜出现于1987年,此后,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但除了原国家科委1992年发布的中国大学四强排名是以政府部门名义发布外,其他排行榜来自民间机构和企业。 理性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2004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突破2000万,居世界首位。从事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研究的厦门大学陈厚丰博士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各方都需要了解各所大学的优劣。老百姓要弄明白,大学上得值不值?政府要算清楚,拨给大学的钱值不值?大学排行榜正是以其简明、直观的特点给了人们一个先后之分。 2005年10月,浙江大学“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课题组筹建了“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课题组组长徐小洲认为,大学排行榜在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它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评价参照的数据来源必须多元化,排名要更加看重创新力,科学无国界,应该把国内高校拿到国际上做比较。而且,对大学不能笼统排名,应该分类型,学科实力要放在第一位,要多参照国际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谢安邦教授认为,大学排行榜很难做到绝对公平,但它首先必须公开透明,这样才能方便消费者或高教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排行榜。此外,大学排行榜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应该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加技术含量,保障排名做到科学有效、客观真实。(来源:沈阳日报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