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959年航拍图拼出老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9:28 竞报

  

1959年航拍图拼出老北京

  1959年制作的北京市城区影像地图天安门段(截图)

  

1959年航拍图拼出老北京

  近日拍摄的天安门广场鸟瞰图 摄影/马文晓

  

1959年航拍图拼出老北京

  专家范文革展示电子影像地图 摄影/本报记者 李昊

  本报记者马晓娟报道一张电子影像地图再现北京1959年城区,北京城半个世纪以来的巨大变迁跃然“纸”上。近日,北京市测绘院航测遥感中心的两位工程师制作完成了一张北京市1959年城区的影像地图,再现了北京二环内当年的旧城原貌。

  两位工程师表示,这张航拍图将为研究北京的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等各方面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但由于造价成本高,许多在测绘局网上得知这一消息打电话咨询的市民很难购买收藏,希望联合有关部门让这张电子地图尽快面市。

  屋瓦清晰可见

  

  当年拍摄的北京城轮廓基本是现在二环以内,整张图可以还原65平方公里的二环面积。记者在该院电脑显示器上看到了这张图,随着鼠标的移动定位,电子图局部扩大后,当年的城墙、护城河,甚至每间四合院的屋瓦、每棵大树都清晰可见。为了将两个年代的巨大变化直观呈现,工程师们在这张1959年影像图的电子板上加入了对比功能。在计算机上只要选中影像图的一块地方,再指定好年代,该地50年的变化就会出现眼前。

  该图的绘制者之一、航测遥感中心工程师范文革给记者演示,“北京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50年前的老城区成了如今的闹市区。当年大会堂、历史博物馆还正在建,北京站等上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也都在建设中,还有很多低矮的平房。城墙外绝大多数都是庄稼地,现在几乎全是高楼大厦。”

  专家演示西直门50年大变迁

  

  范工选中了西直门这块地方进行演示,电子地图上显示的1959年的西直门,是保存完整的瓮城、城门和城墙。点击2005年地图发现,就在同一个位置,架起了西直门立交桥,旁边是拔地而起的巨大立体交通枢纽。“你再看这个俯瞰下去的大工地,就是现在的北京站。如今繁华的新东安市场,在当时还是简陋的商业大棚,高楼林立的王府井地区,当初也是平房成片呢。”范工面对两张地图反映出的京城巨大变迁,深有感触地说。

  建国十年保密照片作为原始材料

  

  还原这张1959年城区地图的过程非常艰难,其中制作地图采用的原始资料是1959年摄影的黑白航片,这些航片来之不易。

  该中心负责人马主任向记者介绍取得航片的经过:“因为当年的航拍是保密的。我们的片子也都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但是感觉历史跨度不够,因为那时已经改革开放了,包括旧城墙和一些王府都已经拆掉了。”所以专家们便开始搜集上世纪50年代的航拍图。

  今年3月份,测绘院偶然得到了一批在1959年春天,为了准备当时建国十年大庆而拍摄的航空照片。“这些照片不论是清晰度、比例尺寸,还是图片的内容,都非常符合测绘工作者的要求。”范工对记者说,“看到当年航拍的片子一张张地放在那里,那些保存完整的城墙,一片一片的老四合院,每个老北京人都倍感亲切。于是就非常想把它们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图,这样不仅保存了历史片,再现北京1959年的原貌,对我们这些老北京人来说,也是一种纪念。”

  拼接修正“倾斜”照片

  

  虽然只有120多张航拍图片,但把它们无缝拼接成一张1:2000的影像图,专家们遇到的最大技术困难包括两点:色彩修饰和拼接修正“倾斜”角度。

  在制作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他们手中的100多张航拍照片,虽然画质很好,但是要变成真正的影像地图,还需要很大的修改。因为航拍的照片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且由于拍摄的时间不同,画面上也会有明暗的差别。专家们首先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把过去航拍照片的倾斜角度调成了制作影像图所需的水平角度,并努力使画面的明暗程度达到了一致。

  然后就要将这100多张改好的照片拼接在一起。“现在的二环路就在城墙的位置。”范工介绍,由于几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原来的坐标没有了,而过去航拍的照片又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要通过电脑软件,将原有带有倾斜角度的中心投影逐一找到新坐标,引入到每一个点,拼接成全部垂直投影,既清晰又准确。由于摄影资料年代久远,影像的匀色和拼接非常困难,经过了多次的尝试和修改,最终完成了北京旧城护城河范围内120多幅1:2000的无接缝影像地图。

  地图造价高市民难收藏

  

  这张地图制作出来的消息,市测绘院航测遥感中心并没有对外公布,只是在该院网站上发布了消息,“尽管这样,还是有市民陆续打来电话咨询如何购买收藏。”该中心马主任说,一张喷墨并提供完整数据的图约要5000元左右。很多老百姓又只想收藏局部地图,所以受到资金限制,无法把这张值得珍藏的地图面向大众。

  来购买地图的人大多是老北京人,收藏目的主要是三种:第一种是为了纪念童年的美好时光。比如有的人就想看看当年上过的学校、自己家住的房子,只想收藏局部的那块地图;还有的市民平时就热衷研究北京历史民俗;另一类是地图收集发烧友。

  专家呼吁地图联手出版

  

  记者在电子地图上看到,除了城墙和城楼外,完整的北京四合院全景也能清晰呈现。据专家介绍,如果要对北京的古都风貌进行保护和规划,要恢复已经拆掉的建筑和历史街区,这张图能够提供最直观的证据。

  北京市民对这张地图非常感兴趣,但市民们每日登门造访却也成了专家的“心病”。该中心工程师岳京宪告诉记者,“每天都有热情的市民来我们这要求购买地图,因为大多数要的是局部,所以我们就为市民剪裁、喷墨出来一张,差不多几百元,满足市民的要求。但我们是科研单位,并非经营机构,如果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没有能力承担了。”

  “这张地图对于文物、考古等部门非常有实用价值。”测绘局的专家们呼吁,希望能和相关部门联手出版地图,满足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收藏地图的愿望。据了解,专家们还打算把1951年、1967年等具有时代意义的京城地图拼接出来,重现不同时代的北京城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