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造假折射教育体制困境 教育部酝酿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0:00 大华网-汕头日报 | |||||||||
日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正在建立就业率举报制度,并将设立就业率举报电话,对就业率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以防个别高校就业率“注水”。堂堂高等学府会为何不惜自毁形象捏造假数据?“注水”的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原因? 学校既当“裁判员”又当了“运动员”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在调查中有的专家指出,现有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不充分的客观存在,毕业生就业率又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和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于是重压之下,必有“勇夫”。“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还是学校对各院系,就业率的确已成为一个非常受到重视的指标。”东北某著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他还介绍,教育部在审核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时,包括审核新增学位授权点时,就业率都是重要依据。 统计就业率,自然是为了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督促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积极措施。但问题在于,这样一个受到各级重视的指标,数据本身由学校提供,上级部门又用这个计算结果去考核学校,结果无疑是学校方面既当“裁判员”又当了“运动员”,造假之嫌在所难免。 招生仍是计划模式毕业就业却是市场化“既然让大学与就业率挂钩,应当考虑到这个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否科学、信息来源是否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力市场系主任丁大建副教授指出,当前高校招生仍然是计划模式,但下游的毕业就业却已经是市场化了。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剧增,市场反应却没有那么灵敏,并不能马上有效配置和接纳那么多毕业生,专业需求方面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慢慢显示,因此各方矛盾就汇集到了毕业———就业这个出口处,愈加突出了冲突的严重程度,以至于一些人把就业率问题归结为“扩招带来的后遗症”。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扩招后各校纷纷投入硬件设施建设,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学校必须多招生才能维持“产出平衡”,这也间接诱发了虚假就业率的诞生。 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仍存在 教育部自1998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学生反映,大部分老师的讲义仍然维持“十几年前一贯制”,连选取的案例都是一成不变,根本不能适应时势的变化,与时俱进。有媒体报道甚至报道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因动手能力差,不得不去技校“回炉”。对此,南京大学孙江林副教授表示,虽然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在许多学校存在,但当前高校招生还处在“卖方市场”的位置,绝大多数专业都不愁招不满学生,而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势必会让少数教师失去岗位,因此,所谓的就业率就只能“想办法”对付过去。 有关专家指出,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高职学校,一旦列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上报的就业率上报到国家教育部,进正式公布的学生就业率统计数据,而不真实的就业率很可能误导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和政策制定。 至于如何防止学校假报就业率。教育专家提出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三至五年的跟踪制度,把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评介体系。除了防止造假外,毕竟许多基础学科的存在与否也不能简单用就业率来判断。“就业率不是用几个简单数据打造出来的,只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整个社会拓展就业市场,同时高校加快整体改革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唯一途径。” (据《经济参考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