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山一院接管东山区人民医院 首日病人增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1:50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陈福香见习记者陈艳实习生杨莉/文图

  从昨天开始,中山一院内科、妇产科、外科、中医科、康复科在内的9位专家在东山区人民医院坐诊,这是中山一院全面接管了原东山区人民医院以及越秀区辖下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派出的首批专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首日门诊量有增加。据悉,这种大医院成片收编社区医院的做法在中国尚属首次。这也是中山一院自1999年接管黄埔区人民
医院并取得成功后对区级医院的进一步收编。

  接管前:东山医院住院率不足三成

  中山一院是一家三甲医院,隶属国家卫生部,东山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隶属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两间医院仅一路之隔。但此前两家医院人气大相径庭。

  8月18日,记者在东山医院简陋的大堂里看到由于病人不多,患者基本可以随到随诊。医院仅一座十几层高的单体楼,除了两层办公区,余下楼层是病区,不少病床是空的。而在大堂已经摆上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出诊专家教授介绍”,但表上还没有专家名字和出诊时间,导诊护士告诉记者,暂时不能预约专家。

  在该院的医院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准备各种资料,有相关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周末就能看见专家出诊表。“我特意来看能不能约见专家。”市民王小姐已经怀孕4个月了,想过来预约专家做检查。

  随后,记者来到中山一院,看到挂号大厅人满为患,咨询导医台前都排起了队。“我们医院日均门诊量高达12000人,而一些社区医院门诊量只有几十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深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了解,由于各级医院医疗水平差异太大,老百姓对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心不足,形成感冒、发烧等小病都要上大医院就诊的习惯,以致大医院的专家、教授经常为感冒、发烧病人看病。

  据了解,广州市区划调整后,现在越秀区辖区内有中央、省、市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11个,其中三甲医院或相当于三甲医院的就有21家。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同,资源难以实现共享,而东山区人民医院目前的住院率不足三成。

  接管首日:市民排长龙挂专家号

  昨天上午8点整,记者在东山区人民医院看到,专家出诊表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表上共有包括内科、妇产科、外科、中医科、康复科在内的9位专家,相关的负责人和导诊护士正忙着接待来看病的市民。“我是来看陈永耀教授的。”73岁的陈伯大清早就过来看病,但不是冲着中山一院的专家来的,记者在三楼糖尿病专科看到,许多老人正排队候诊,黄婆婆告诉记者,一些在东山医的老病号看惯了一些熟悉的专家,不一定会因为有中山一院的专家而特意去看。“我是特意来看妇产科周灿权教授的!”何小姐已经怀孕三个月了,之前看报纸得悉消息,昨天特意赶来看周灿权教授的门诊。据社区卫生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伍杰雄介绍,前两天就有市民想来预约挂号,但目前还没有开通,而且现在还沿用原来东山医院的做法,上午可以挂下午的号,但挂号费没有提高,专家号只收四元钱,但同样的专家在中山一院要收七元钱。

  8:40分,记者离开医院的时候,挂号台前逐渐排起了长队。

  

中山一院接管东山区人民医院首日病人增多

  上图:市民正专注地查看中山一院专家在东山区人民医院的出诊安排。

  内情一:中山一院贴钱接管

  “其实跟中山一黄埔院区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现在‘打包’接收了社区医院。”有院内人士告诉记者,东山医院是二甲医院,现在中山一院的专家到东山医出诊,实际上就是二甲收费,三甲服务,“看似零成本,实际上中山一院要贴不少人员成本和运作费用,还有离退休职工等人员费用。”

  他解释,二甲和三甲的仪器和设备均有很大的区别,名为专家出诊,二甲收费,但大家要考虑到,二甲收费享受的只是二甲的设备,“市民在东山医检查、治疗按二甲收费,但到中山一院马上就变成了三甲收费。”他说,中山一院是否对东山医进行更大的投资,要看运营情况,就像中山一院1999年接管黄埔医院时一样,当时黄埔医院的固定资产估价是700万元,现在已经升值到1.5亿元了,在这期间,中山一院每年花费数千万元用于黄埔院区的设备投入、人员投入、环境改造等。

  事实上,2003年,被中山一院接收的黄埔院区经物价部门批准晋升为三甲,“但收费标准仅高于二甲,低于三甲”,该院一位专家透露。

  内情二:迫于发展压力

  在同一条街上,还有广东省人民医院,作为广东医院的龙头老大,广东省人民医院早在2003年12月就与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进行资源整合,继而在今年4月,又与广东省康复医院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广东省人民医院平洲分院。

  与此相似的是,由广州市民政局主办的慈善医院,在建成后委托广东省中医院全面自主经营管理,成为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一些大医院的发展,床位供不应求,前来求诊的人络绎不绝,而中山一院选择与越秀区合作,一方面也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东山医的住院率仅为20%-30%,接管后,中山一院完全可以把住院病人转到东山医。”他说,中山一院床位紧张,病人常为等病床而发愁。加床又加大了管理难度,接管后,部分病人转到东山医院也比较方便。

  专家:这是大医院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根据中山一院与越秀区的协议,接收后,中山一院承担7家医疗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保证其公益性质不改变、资产不转移、原有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身份不变、待遇不下降。越秀区政府在今后三年内保证对这些医疗机构的经费总投入不减少。

  而在中山一院接收黄埔医院后,政府对黄埔医院不再投入,中山一院曾经为了保证平稳过渡,每年贴上不少费用,且派出了80多位专家,经过近6年的发展,中山一院黄埔院区从原来的200张床位发展到500多张,日门诊量从最初的900人上升到1800人,年收入更是从2000万元到现在的1.5亿元,“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院一位专家透露。

  中山一院王深明院长在接受采访时预测:“将来在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区级医院将全面退出市场。”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也赞同这种说法:“大医院一床难求,区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市民都不愿意去,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小型医院很难活下去,而政府却要持续投入。”他认为,既然大医院也求发展,鉴于人们的求医观念,完全可以让大医院兼并区级医院,连带的要“打包”部分社区医院。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本来就不多,大医院接管区级医院政府就甩手不管的话,医院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一位专家则担心,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成大医院的门诊部,而更改了社区原有的公益性质。

  他山之石

  

  江苏:

  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附二院)今年4月托管苏州市高新区狮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推出“双向转诊制”,建立患者就诊看病的“绿色通道”。疑难病人在社区经初步诊断后,可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转诊证明,直接去附二院就诊,享有优先检查、优先治疗、优先住院的便利,并免挂号费;二是对社区卫生机构上转收治入院病人其护理费和诊疗费可优惠10%;三是对在附二院治疗控制了病情但仍需进一步康复的患者,可直接就近转到其住所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

  福建:

  厦门市第一医院今年托管了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多名医护人员与第一医院20多名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第一医院鼓浪屿院区的医护团队。据了解,第一医院和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人力、财力、物力、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将完全融合,这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是首次。此次被接管后的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厦门第一医院的慢性病人和康复病人的病区。

  (子琦/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