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旬翁开“神童班”挑战传统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2:04 重庆晚报

  

七旬翁开“神童班”挑战传统教育

  张政老人给一年级小学生讲解物理

  每个双休日,都会有10多名一年级学生特地赶往离上海市中心颇远的闵行区,参加一位名叫张政的73岁退休老教师开办的“神童班”。28年前,张政用自创的教育方法让13岁
的儿子进入中科大首届少年班;今年8月,老人又重燃打造“神童”的念头:计划用6年—8年时间,用自创的学习方法在一些孩子身上再续“神童梦”。

  一年级学生学“压强”

  昨日,在教学现场,记者看到上课的都是一年级的孩子。但令人意外的是,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高中数学才有的内容,而物理中的压强、惯性等都成了这些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孩子所学的内容。

  “200斤的大力士滚钉板,分别滚100颗的钉板和200颗的钉板,哪一种会让大力士觉得比较疼?”“当然是100颗的钉板啊,因为它钉子少”一个虎头虎脑的男生首先回答。“不是的,是滚200颗的钉板比较轻松,因为它将全身的分量都分散开了。”张老师解释。

  “怪不得我坐在自行车车杠上时间一长,屁股就觉得不舒服,还是坐在自行车后面的书包架比较舒服。”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着各自的生活体验。通过师生互动的举例沟通,孩子们很容易地明白了“压强”对生活的意义。

  两个小时不停歇的上课时间内,张政的授课内容几乎每五分钟一换。从语文到哲学,从哲学到美学,从力学到三角函数……这些本不是一年级课本上的内容却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家长满意讲课方法

  在一旁陪同的家长对于张老师这种讲课方法也觉得颇有意思,学商出生的家长李先生称,他学物理时很多概念都是从公式入手,背公式让他苦不堪言,而事实上物理中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IT从业者曹先生表示,把孩子送来学习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成为神童或提前进入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相当多是围绕考试的重复性题海战术,比如,很多毕业班多半是在重复学习。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而在旁听后,他觉得这类课堂更多地提供给孩子的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前自己也难以想象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可以两个小时听课坐得住,但他观察下来,孩子听得很开心,还跟他说,完全听懂了。

  另一名家长王女士则称:一般的教学内容“喂不饱”儿子。她希望能在课堂之外能得以补充,让孩子提前进入高校,而不是按部就班地通过12年学习再上大学。

  自创教学助儿成“神童”

  13岁进入首届中科大少年班的儿子张方,是张政教育理论的第一个“试验品”。

  上个世纪60年代,张政从沈阳工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回上海当老师。之后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他失去工作,摆地摊为生。之后,张政干脆将尚在读二年级的儿子接回家中,亲自教他。

  1978年,中科大首届少年班面向全国招生,13岁的张方接受了来自中科大物理、数学系的多位教授的测试,最终成为首位上海籍中科大少年班学生。

  儿子的成功也直接改变了张政的命运,之后他被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聘请为教师,并组建实验班批量生产“神童”,五年后,实验班参加全市初中毕业生统考,平均成绩和高二的优等生相仿。最终,这个班的学生除一人外,全部提前进入大学深造。

  培养孩子提前进大学

  “神童班”是把一般孩子培养成“神童”,还是意在挖掘有先天资质的孩子?张政称,当初自己培养儿子时也没把他当成天资很优秀的孩子,而现在,他也只是想证明自创的这套学习方法的确有用,让这些孩子提前进大学。

  “我的教学方法先后让十多名十三、四岁的孩子提前进入了复旦、交大等知名学府。”张政说,他笃信这些不一样的学习方法能够在传统教育之外,给孩子提供形式不一样的教育,让这些孩子提前进大学。

  对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越来越多民间力量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探索,导致了类似的“神童班”不断出现,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一定挑战。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特殊教育不应被过分夸大。

  据新闻晨报今日消息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