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孝义巷古今邻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2:31 海峡都市报

  

孝义巷古今邻里情

  巷间的石板路,不知留存了几代人的回忆

  N栏目主持 张伟 包华

  吴臻 陈禹默 文/图

  在福州市东街的旗汛口,有条长不过200米、宽约2米的小巷,是为孝义巷。

  如今,孝义巷一侧的老屋早已化身为楼房林立的竹林境小区,而另一侧也只剩下7座老宅。说起巷子里的故事,相信不少人会跟你唠上半天,其中最精彩的当数“修路记”。

  去年“龙王”台风过后,巷子里闹起了水患,污水漫过路面,甚至涌进了各家厅堂,搞得居民们颇有怨言。看着邻里出行不便,巷子里的吴姐,找了3户人家,筹了近2000元钱,把路面重新翻修了一下,才平了水患。不过,提及这件被街坊念叨了一年多的功德,吴姐有些腼腆:“这里的老住户手头都不宽裕,我不过是尽点心罢了。”

  吴姐见咱是跑来找故事的,就把邻里刘依姆的事给拎出来了。

  “她是这的‘巷长’,大家有啥难处都找她哩。”她说,去年邻居老江家的墙,不堪雨水冲刷突然坍塌,整张床被砸得稀巴烂,好在老江当时去洗手间,才逃过一劫。“当时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刘依姆。”刘依姆赶到后,又招呼几个邻居,帮老江找能挽回的财物,后来还是刘依姆收留了老江,在她家住了两个月。

  “言过其实了。”吴姐这边讲得热烈,那边刘依姆脸红了。这位73岁的刘依姆说,这样的事情在孝义巷实在太多了。不过,老人家也有自己的遗憾,这几年,老街坊搬的搬,走的走,冷清多了。刘依姆一直很怀念这样的情景:邻居家的小孙女扎着麻花辫,放学回来,一进厅堂就嚷着“姆姆”要糖吃,玩累了,索性就在这吃了晚饭。月光下,老人家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过青石板小路,把她送回家去。“现在,连当年的小姑娘都当妈妈了。”刘依姆感慨说。女儿已经劝了多次,要她搬出来一起住,但是刘依姆一直舍不得。

  晚饭过后,街坊们有些聚到刘依姆家的厅堂,有些在巷子里架起竹椅,嚼着橄榄聊天,有些人甚至把自家的饭菜端出来,大家共享。这样的情景,在高楼林立的福州,已经很少见了。也许,这才是“刘依姆”们不愿搬走的真正原因。

  【探史溯源】

  巷名牵出个邻里相谦

  孝义巷在福州东街南侧,至今巷名和东西两侧的旧式民居依旧。提及巷名由来,老一辈福州人都会跟你说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宋代,这儿住了两个大户人家。有回,两家为争地而闹到县衙。其中有户人家,父亲在京城做官,他想靠父亲给县太爷施压,谁知父亲家书一封,曰:“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此人看罢,明白父亲是告诫自己凡事让着些,不必斤斤计较,于是表示要退让三尺。而另一家听了,有愧,同样退让。

  巷通之后,邻里为了赞扬两家人的互相退让,便称此巷为“孝义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