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曾记否弹棉郎挑担走四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10:02 温州都市报

  ■本报记者林一笑 实习生 金明月

  一弯弹弓、一张磨盘,手提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就是永嘉弹棉郎所有的家当,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永嘉弹棉郎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奔走于全国各地,开拓出了一片天空。

  弹棉之美

  “嘭、嘭、嘭……”随着弹棉郎用棉槌将手上的弹弓用力地抖动,弹弓上的牛筋有节奏地在棉花堆里上下翻飞,撕扯着平铺在木板上那些成坨的棉花,原来结块的棉花就在这嘭嘭声中,像花瓣一样舒展开,松软的棉絮在弹弓四周轻舞飞扬。此时弹棉郎手中的弹弓就似一把古琴,在洁白如云的棉花堆中穿梭,忽慢忽紧地弹奏出动听的旋律。

  曾几何时,弹棉这样的劳作,像一幅乡村的写意油画,与楠溪江的美景一起深深地印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中。特别是牵纱,随着牵纱篾的抛动,竹篾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度,这边手一张一扬,那边五指轻张,轻接轻按,轻移莲步,于是红红绿绿的棉纱就均匀地罩在松软的棉花上。但如今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再也看不到弹棉郎背起一弯弹弓、一张磨盘,手提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走街串巷,身影遍布全国各地。那样优美的弹棉画面只能保存在儿时的记忆中,手工的弹棉已渐行渐远,甚至连传统的手工弹棉工具都难得一见了。

  奔走之苦

  永嘉的弹棉历史最早出现在何时已经不可考,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早年的永嘉山多田少土地贫瘠,住在交通闭塞大山里的很多村民单单地靠几亩薄田不能糊口,迫于生计,一些有弹棉手艺的永嘉人不得不带着自制的工具,走出大山,外出揽活。

  “那时交通不便,没有汽车火车,最初的弹棉郎只能徒步,风餐露宿走街串户,到周边的县市或者外省揽活,”曾经做过弹棉郎,如今担任昆阳乡邵山村支书的邵志连回忆。“出去揽活时还要到村里乡里打一张介绍信,这介绍信就是一纸通行证,否则买车票住旅馆都不会接待你,会被当作盲流遣送的。”

  弹棉郎要深入到各个村庄,若有生意可做,将雇主家的门板拆下来一拼,就成了工作台,白天在上面弹棉花,而晚上,这门板就可能成了他们栖身的床。

  而早期,棉花还是国家控制的重要物资,所以一般是看不到等级棉的,拿来弹的基本上是等外棉花。不过对于弹棉郎来讲,虽然苦点累点,只要有了生意,能赚点小钱贴补家用,等到过年时再带些余钱回家还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看到弹棉回来的人腰包鼓起来了,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永嘉农村青年也加入到这一行里来。在昆阳乡的邵山村、南山村,两个村虽然不大,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出去弹棉花的历史,邵山村村委会主任邵志勇当年就是浩浩荡荡弹棉大军中的一员。

  “早年我们出去弹棉花,还要偷偷摸摸的,因为政策不允许,说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所以都是到一些偏远的地方,赚点辛苦钱。计划经济时代,在日常生活用品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弹棉还是蛮有市场。”

  邵志勇说,弹棉花不像石匠木匠,是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容易学上手快,所以当一些利用农忙外出的早期弹棉郎带着不错的收入回乡后,就一个个亲帮亲,戚帮戚地带出去,只要一副担子,挑着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就可以张罗生意了。

  但早期弹棉郎的苦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遇到有生意时,主人家管吃管住,还有工钱,若是没有场子,就只能露宿街头,受饿挨冻。特别是棉絮飞起来,吸进去很难受。

  虽然已经多年不弹棉花了,但是邵志勇伸出的左手上,食指与大拇指因为牵纱时与棉纱磨擦已经留下一个深深的槽,“这就与滴水石穿的道理差不多”邵志勇笑道,而他的两手指尖,因为当学徒时,牵纱时经常不能准确接住师傅用篾片抛过来的纱线,而被竹篾打得皮开肉绽,还留下累累的伤疤。

  但是经过苦练,不论5公斤大棉被,还是8两婴儿被,经过弹棉郎的巧手,都是厚薄均匀得当,尺寸准确,四角坚挺对齐。而且遇到要嫁女儿办喜事的人家,还要精心地在棉胎上做出红双喜、鸳鸯、麒麟等吉祥的图案,一些老师傅能做得维妙维肖。

  消退之痛

  随着弹棉技术的发展,首先出现了脚踏弹棉机,脚踏机的出现,渐渐取代了手工的弹棉弓,“脚踏机弹得比手工轻松,用弹弓一天下来,手酸得不行,而脚踏速度也快了许多。”于是拿惯了弹棉弓的工匠们渐渐认同了新工具。后来用发动机取代脚踏。自动弹棉机的发明,就将弹棉开花这道工序节约了,但牵纱还是要手工的,现在城市里的一些弹棉店基本上都用上了自动弹棉机。使弹棉花走上了半机械的道路,再后来有了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弹棉机再次更新,那种价格上万甚至十几万的先进机械,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到手工的十几倍甚至更高,只要棉花放进去,松软整齐的棉胎就可以滑出来,真正实现机械化。

  但邵山村老支书邵志连说:“先进机械虽好,但弹出的棉被盖起来的感觉就是不如手工,机器弹的看起来精美,一条条棉纱的间距都是整齐划一,经是经,纬是纬。但实质上棉花的好坏取决于棉绒的长短,而一些好的棉绒经过机器的辗压会将纤维打断,而手工力度适中,仍能保持棉绒的长度。所以手工弹的棉被,盖着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特别松软与舒适。”

  而正是因为弹棉设备的日新月异,竞争的激烈使得弹棉这个行业不断地优胜劣汰,一些人无法适应被淘汰出局选择转行,而有部分人从中做大做强,一些人有了资本就不用再四处奔波,可以到人口聚集的闹市区或乡镇开个店铺,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而也有一些人承包了一些国营的棉纺厂扩大再生产,整个弹棉行业进行了整合。

  邵志勇回忆,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批的弹棉郎背井离乡出去后,散布在全国各地,像青海西宁等偏远的地方都有永嘉弹棉郎的身影,一般在外省遇到弹棉的人,一问十有八九能听到永嘉的乡音。十多年前,只要是全国各地汇往永嘉各乡镇邮局里的钱,几乎清一色是弹棉郎在全国各地的弹棉收入。逢年过节时,一些不回家过年的弹棉师傅就会叫回家的老乡给自己多带一些牛筋过来,因为牛筋损耗了在外地买不到。现在想到村里找一整套完整的手工弹棉工具都很难。

  新生之路

  在永嘉县昆阳乡,乡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因为永嘉山区多,我们昆阳乡土地资源少,人均占有量全县最低,加上交通闭塞,纯农业山区的生活特别苦,穷则思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乡里的很多有弹棉手艺的人都不得不在农忙后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

  但是如今,昆阳乡的弹棉郎却在外面开拓出了一片天空。像邵家村与南山村,资产上千甚至上亿的大企业家不乏其人。这些企业家早期也是挑担走四方,慢慢地过渡,积蓄了一些资金后开始做大,再涉足到棉纺行业;有些是通过将产棉区的棉花贩到一些需求量大的城市,赚取差价掘得第一桶金,然后再进入纺织等与棉花相关的产业。“别看这些村子不起眼,过年时,开回村的奔驰宝马等豪华轿车路上都停不下呢,”南山村的潘统植自豪地说。

  有些生意好的撑了下来,发展壮大,有些生意不好的转行。但是更多的弹棉郎在外面开拓了眼界,发现了各种商机,于是也有转行做皮鞋、做纽扣、跑供销……比比皆是。桥头镇成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就是由两位弹棉郎出身的叶克林、叶克春兄弟无意中带动的。现在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永嘉籍知名企业家以前也曾做过弹棉郎。

  “所以可以这样说,永嘉今天的发展,与当初闯世界的弹棉郎是分不开的,他们开拓了眼界,发现了商机。才有了如今的富庶。”邵志勇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