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培养的不仅仅是精英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05:1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为期一天的“大学校长国际论坛2006”昨日在川大召开。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以及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51所国内外高校的校长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如何塑造各自的人才来适应国家的需要,应对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些校长们关心的话题。

  改变人与纸的较量

  复旦大学今年进行自主招生就是尝试打破传统的评价方式,将人与纸的较量换成了人与人的交流,这样学生更能发挥多种创新。

  ------复旦校长王生洪

  “突破教育一考定终身制。”昨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表示,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凭借一张试卷来反映一个学生的素质。这张试卷不论地域差异、教育环境差异,一概而论虽然效率高但比较单一化了。一些学生的思想、能力单凭一张试卷是很难反映出来的。思想道德、社会责任、研究水平、活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起来才是公正评价一个学生的方法。即使学生进入大学后,也要注重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倡创新。

  留学生为我们带来什么

  没有什么比保持一个充满创新氛围的环境更重要的事情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更具创造力。------美国加州大学总校长戴恩斯

  每年,加州大学都吸引大量外国留学生,这令当地很多官员颇有微辞:“为什么拿纳税者的钱去教育外国人?”一天,戴恩斯走进加州州长、前好莱坞影星施瓦辛格的办公室,为一项目争取资金,施瓦辛格就问他:“这个项目对本地经济有什么用?”“外国学生将来可能留在加州,而且他们带来的多元文化,与我们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会使得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具有创造力。”“他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戴恩斯笑着说。

  社会需要的不只是精英

  高等教育应该是多样性的,我们需要精英,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更多的高水平管道工、车工等,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在普通行业中做到一流拔尖的人才。

  ------中科大校长朱清时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表示,现在中国缺乏像国外那样的社区大学------接受高中毕业生进入学习。在社区大学学习两年后,一部分人选择就业,另一部分人可选择继续进入重点大学学习。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大学人才分了层次。现在每个学校都想培养精英,每个学生也想成为精英,但社会对精英的需求量却有限,社会需要普通行业创新劳动者。“不同的大学应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

  让每个本科生出国一次

  早稻田大学一直有个理念,就是尽可能为每位本科学生提供一次出国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因为我们需要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人才。 ------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

  据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介绍,日本的小学也是6年,初高中分别3年。为了考上好的大学,进入小学5年级后,日本小学生就开始为升学绷紧了神经。白井克彦认为,这需要家长意识的转变,也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造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人才,这也是早稻田大学不惜以优厚奖学金吸引外国优秀学生的原因之一。

  大学还应培养蓝领工人

  现在大学专业都偏重理论,总觉得大学应该是高研究,但学生的动手性、实验性却缺乏基本技能知识教育。而现在外国很多大学就是培养蓝领工人。

  ------北大副校长海闻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也提出,中国人才的培养需要观念的改变,去适应社会的发展。目前,大学偏重于高层次培养人才。但不论是研究人才、管理人才,还是新产业中的技术人才都是社会需要的。现在外国大学培养人才的层次就很清楚,很多大学就是培养蓝领工人。所以,中国大学应该分层次教育,不仅有博士、硕士、本科生,还应发展介于目前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中间层次。

  让学生自己安排生活

  在美国,学校和老师更愿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做自己的事。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自学能力,更能适应未来美国的需要。

  ------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校长迈克尔.克罗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自学能力,生物老师会把学生带到动物园,叫他们随便找只喜欢的动物观察,然后写篇动物的行为报告。就是通过这种自由的、看似游戏的上课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团队合作,也培养自学的能力。”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校长迈克尔.克罗介绍说,学生不拘泥于书本,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具有创新与自学能力的学生才更能适应未来美国需要。

  本报记者 王冕 郭晶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