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农民上错车门挨打背后的潜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10:46 民主与法制时报

  □卢荻秋

  从河南来北京送孙子上大学的农民王某,在乘坐公交车时,没从中门上车,而是看到前门开着就上去。尽管他对司机 说明自己是从农村来的,不知道乘车的规矩,但仍遭到车内一名30多岁男子的斥责:“农村的就不要坐公交车”,并被这名 男子报以一顿老拳,以至于口鼻流血。(《现代快报》8月23日)

  这当然是一次偶然事件,是一个人的暴戾,是为绝大多数市民所不齿的丑恶行径。不过,从报道中,我没有看到有人 站出来制止暴行,也没有看到有人对老人表示起码的同情和安慰。因此,我想说的是,潜意识里具有歧视农民心态的人,应该 不在少数。

  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人一生下来就被纳入不同等级的种姓群体中。其中第五个群体是“阿秋塔”,也就是“贱 民”。这是被社会摒斥和歧视的一群——他们被认为太肮脏、太污秽,没有资格列为有价值的生命。人们回避贱民,侮辱他们 ,不准他们进入寺庙和较高种姓的人家里,在公众场所,贱民被迫与他人使用不同的餐具饮食。

  中国的农民是共和国公民,当然不是“贱民”,在《宪法》中,他们拥有与城里人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中,他 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却等而下之,受到城市人明目张胆的歧视和侮辱。“禁止农民(工)入内”、“严防农民(工)偷窃 ”一类的标语各地频频出现,“你真‘农民’”、“农民?你也配!”一类的讥讽之语不绝于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 国的农民在某些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贱民”。

  佛陀曾说:“真正的‘贱民’有下列行为,你应当要能确实分别:一、内心嗔恨,隐藏过错,恶见犯戒,虚伪不实; 二、悭贪吝惜,谄媚虚伪,无惭无愧;三、没有慈悲心,杀害一切众生……”他一口气列出可以称之为“贱民”的20种不良 行为,是以行为而不是以出生来区分一个人应该是“贱民”还是高贵的“婆罗门”。

  我们的社会有出生、禀赋、职位等方面的自然差异,但这都不能用来区分一个人的贵贱轻重,不能成为社会歧视的存 在基础。我想,但凡自感优越,对某个群体抱有歧视心态的人,应该时时拿出佛陀的“20条”来对照一下,自己比“贱民” 是不是真的高尚?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