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架起温馨和睦的邻里之桥 以德为邻温馨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08:37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连日来, 本报相继推出《老家属院的邻居们》《推开厚厚的防盗门》和《架起温馨和睦的邻里之桥》系列报道,引起了大家对邻里关系这个话题的探讨。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文明和睦的邻里关系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培育新型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间的亲和力,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才会在我们的每个社区创造出情暖万家、万家温馨的美好图景。近日,就“邻里关系”这个市民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
了我省人文学者刘钦明(以下简称刘)。

  记者:“远亲不如近邻”,刘教授,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刘:咱们中国人,历来非常看重邻里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有各种“关系”,但说到底,其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俗话说“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无价宝”。邻居很多时候往往比亲戚还重要,还亲近。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家有难,众人相帮。这样的传统与我们血脉相连。一提起“邻居”这个词,许多中国人心里就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温馨的感觉。因为,从相当悠远的岁月以来,邻居间形成了很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自己的亲人相比。

  记者:邻里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会不会也有影响呢?

  刘: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现代教育观认为,新型的邻里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对家庭教育产生影响,而友好型的邻里关系对促进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实,邻里间也可创造共同教育孩子的良好氛围。各家的孩子常走动,父母们可建立一套正确有效的让孩子们共同遵守的规矩。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游戏,能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可以学到更多知识。

  而且邻里和睦,也有利于孩子们学会与人为善、建立和睦的关系。友好、相互帮助的邻里关系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会逐渐养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习惯。

  今天,邻里关系同样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问题,不过像孟母那样动不动就搬家,恐怕很难办到。所以,搞好邻居关系很重要。

  记者:一些市民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楼越住越高了,但邻居间的情谊淡了,您觉得现在邻里关系跟以前比,有什么样的变化?

  刘:过去,中国的城市居民们大多住在平房里,有的是几户、几十户共住一个院子。住楼房的居民也有不少是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卫生间的,端着饭碗就可到邻居家串门儿。邻里间离得很近,大家都是多年的老街坊、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每天“不洗脸就先见面”。大伙儿没事就喜欢串串门,拉拉家常,就像一家人一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高楼大厦取代了老居民院,新型住宅小区打破了原有的同一单位职工住在同一区域的模式。大家纷纷搬进了楼房,生活设施也越来越好,共用厨房和卫生间的状况已经很罕见了。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隐私和家庭空间意识的增强,都使得邻居间的往来越来越少。邻居之间一点点变得陌生起来。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人们似乎越来越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每天下班之后,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成天的,除了干正事,就只和家人聊聊天、看看电视、上上网……邻居之间越来越缺乏沟通,越来越疏远。

  记者:那您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刘:出现这种状况,当然有一定的原因,比如人口流动大,互不相识的情况很普遍,社会治安不尽如人意,因此也就多了一份戒备心,有些过分敏感的人甚至教育孩子不许和陌生人说话。这样一戒备,大家也就各吃各的饭,各干各的活,心中只装着自己,没有了别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来越疏远了。相邻多年却素不相识,同住在一个楼里可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这也是孤独、寂寞、郁闷等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在都市人中远比农村人中高的原因 。

  其实,绝大多数城市居民从内心来说,是愿意与邻居认识和交往,建立良好互助关系的。实际上,拥有融洽和谐的邻里关系,对于每位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与成长,以及社会的安定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的素质和社区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邻居之间也许会由于平时缺乏交往和沟通,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邻里关系的冷漠会阻碍信息、情感的沟通,甚至带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更何谈和谐?要知道,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才能创造出情暖万家、万家温馨的美好图景。 (作者 丹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