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猎德900年文脉余音袅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14:5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博专家认为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本报讯记者邓琼、樊克宁报道:本报8月22日刊登的报道《未来猎德村,岭南民居还是高楼大厦?》,关注广州猎德村在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中所面临的命运。读者纷纷来电,询问猎德村到底具备怎样的“九百年文脉”?为何文物专家和文化部门会如此关注其人文景观的延续和保护?这些问题,只要略略翻阅一下《猎德村志》,再到村中走一走,便
会得出答案。

  根据志书记载,猎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先是“李氏始祖诠举家南迁至今石牌东葫芦岗上围垦沙洲”,此后“林、梁等姓迁入,与李氏夹猎水而居”,渐成村庄。处于猎水(即今天的猎德涌)与珠江交汇处的猎德码头逐渐成为广州城东的商业重镇,因此猎德在宋代已位列广州八大镇之一。猎水两岸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岭南水乡,聚集了大量的人流与物流。

  在猎德街道办事处团委书记肖松的带领下,记者连日在猎德村中访古,见到这里基本保留了几百年来的水乡格局:两岸全是用石板垒成宽10-20米、长约两公里的商业街,祠堂、神庙、书院、民居临河而立;一座全石桥南北向纵跨猎德涌,平添几分古韵;街边古树围抱、里巷勾联……专家们认为,这里是目前广州老八区保存最完整的水乡。

  猎德村整个村庄面积很小,约1平方公里,却有三座供奉了不同神灵的庙宇保留至今:龙母庙拜龙母,文阁庙供送子观音、太上老君,华光庙供火神华光菩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龙母庙是市级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肖松近年来对猎德村作了大量民间调查和史迹梳理。他认为,宗祠可以说是猎德最有特色的文化遗迹。猎德村现存祠堂10座,始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光绪年间不等,它们如珍珠般散落在这1平方公里范围内,密度之高在整个广州无出其右。这些祠堂中凝聚了岭南古建筑文化的神韵,尤以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艺术经数百年而神韵不减。其中万福李公祠的廊下大梁,整体饰以雕刻,雕刀深入木头竟达尺许,形象之生动、造型之大气,让人叹服。

  遗迹俱在,最难得古风犹存。漫步村中,芳芝李公祠中传来村民私伙局的弦乐之声,李氏大宗祠内青年们醒狮训练的锣鼓不绝于耳。而且猎德和珠三角的村庄至今仍然延续着划龙舟相互拜访祈福的风俗,并有一整套的仪式。

  广州市文化局文物处的干部、文博权威麦英豪、黎显衡以及市政园林的专家都来过这里,他们认为,在珠江新城的腹地、未来的城市中心竟然还保有这样一片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存的土地,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