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团公司工会倾力打造知识创新型人才纪 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00:5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记者黄明 通讯员黄宇 统计数字显示:近3年来,一汽集团公司员工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有88191人(次)参加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创新成果110278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感慨地说:“企业创新成果的取得,是和工会培养知识
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对企业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广大的一线生产工人。 知识决定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工会的职能、责任,就是培养职工树立学习意识,自觉参加市场竞争。 群雁高飞头雁领。为此,集团公司工会选树了铸造公司二铸厂工人李黄玺为楷模。李黄玺是二铸厂的维修工。只读过初中的他,靠顽强的毅力读完了高中和大学的课程,还自学了外语、计算机,翻译了许多国外的技术书籍。在生产中,他大胆创新,改造了几十项不适应生产需要的设备,成为连外国专家都佩服的知识型工人。 从2000年起,集团公司工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李黄玺的学习和创新精神。李黄玺的模范事迹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一汽的广大职工,一个争做“知识工人”的热潮在一汽集团掀起,也辐射到全国。打造技术创新平台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广大职工群众。为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一汽集团公司工会倾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造平台。 培训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一汽有5592个基本生产班组,直接从事操作的生产工人有80909人。为此,一汽集团公司工会与行政建立了班组长培训模块,每年选送30~50名班组长到天津丰田公司进行实战培训;选送20~30名优秀班组长到日本丰田公司进行高端式培训;今年,他们从生产一线选派104名班组长,利用业余时间开办大专班,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大力开展岗位技术创新活动。岗位技能大赛是一汽职工的奥林匹克盛会,集团各级工会精心组织,每年都开展各种岗位大赛。近3年来,共有10万多人次参加了岗位技能练兵比武,评出业务系统排头兵2.3万人次,评出岗位技术状元1200人次。 命名先进操作法,为技术工人著书立说。一汽大众公司焊接车间车身调整工王洪军发明了《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集团公司工会就以王洪军的名字命名了这一操作法。3年来,全公司以操作者的名字命名的操作法有100多个。集团公司工会还总结优秀技术工人的先进操作法,为他们出书,如全国劳模潘春胜的《第一操作法》,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方向远的《汽车冷冲压模具调试与维修》等。企业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学习,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企业因此人才辈出,创新硕果累累。 入厂时只有高中文化的方向远,经过刻苦学习,如今是“模具凸凹度测定器”的发明者。这套模具填补了汽车模具形面检测修理的空白。 一汽大众焊装车间车身调整工王洪军,立足岗位,先后发明制造了40多种、2000多件专用工具,使一辆辆报废车“起死回生”。 在一汽集团,这样的工人明星大量涌现,有李凯军、孙长春、马元国、潘春胜……他们有的成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的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状元”称号。近3年来,共有275名员工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