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大学生“回炉”与“八成不回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00:5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无忌 近日有两条关于大学毕业生的新闻,都与就业有关。一是陆续有报道说,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又入读职业学校,结果工作挺好找;二是一项对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中有八成毕业不回乡,选择了留在求学的城市,而其中找到理想工作的不足三成。
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普及面扩大、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以及高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需要等等有关,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的。但除了客观因素外,有没有大学生自身局限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上完大学上职校和八成毕业生不回乡可以证明。 大学毕业后再读职校,或许是无奈的选择。学生自愿,用工单位欢迎,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回炉”,无论如何是教育资源和人力财力的浪费。有报道提供了一个“样板”:学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大学生李某“复读”技校,如今成了钳工,并且很出色。既然如此,他当初如果直接去上技校,岂不能更早地做出成绩?四年大学教育,学了一些用不上或与从事职业不搭界的知识,对学校、老师、学生乃至其家庭,岂不都是一种浪费? 大学毕业后不愿回乡,宁肯在城里做并不理想的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而“漂”着,同样是资源和人力财力的浪费。城市生活固然好于乡村,年轻人追求优裕也可以理解。但是,当你用非所学、学无所用时,优裕何来?家乡目前可能还贫穷、落后,改变它还需要时日、更需要人才。那里正是大学生的用武之地,可以干出一番远比“漂”在城里更骄人的事业,何乐而不为? 新的历史条件下,年轻人求学、就业有了比父辈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自由的选择,但同时也可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既然大学生就业难,而技能型人才又奇缺,求学时何不弃大学而就职校?既然城市里工作难找,而新农村建设又急需人才,就业时何不弃城市而就乡村?这其中有个观念问题,也有所谓“面子”问题。转变了,看开了,也就豁然开朗,前途光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