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名城战略”挺起小城脊梁通河县建设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1:51 黑龙江日报

  文/摄赵鹏辉 杨松岩 本报记者 马少忠 陈猛

  近年来,通河县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采取政府投资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名城战略”,围绕生态园林城、特色精品城、人文景观城、美化卫生城、和谐文明城打造通河。城镇建设年均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通河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哈尔滨市城镇管理先
进县”和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小城镇建设重点县。

  近访通河,隔松花江远眺那座熟悉的小城,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勾勒出更具现代感的轮廓线;过江浏览两翼拓展的沿江风景带,新添的休闲景区、景点,又增了几许靓丽;走进通河50米宽的中央大街,新整饰的建筑立面、店铺门脸、绿化带和灯饰,凸显规划设计者的时尚大气。拿出一张三年前通河县城的照片对比,变化之大,不敢相认,发展中的城建不断刷新着记者对通河的记忆。

  明确思路,把推进城镇建设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通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份,由于过去城镇建设缓慢,工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比重过小,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例过大,导致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过去的通河有首四季歌:“晴天满街灰,雨天一路泥,冬天冰阻道,春天垃圾成山”。2002年以前,全县仅通河镇有白色路面5条,其余全是土道。每年春季冰雪消融,都要组织各单位、居民拉沙运土垫道。结果道路越垫越高,住房越住越低。每逢雨季,镇内60%的住户院内进水,30%的住户屋内进水。

  通河的城建,起步于新世纪之初。通河县委、县政府党政班子认为,解决问题基本出路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发展,以城镇化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他们确定了以建设生态环境优良、区域特色明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镇为目标,以“优化环境、提高质量、完善功能、服务群众、促兴产业”为城镇发展方针,加强“一个管理”(城乡规划管理),突出“两个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环保建设),规范“两个市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深化“两项”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国企改革),注重一条路子(走产业化之路),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城镇建设发展思路。通过几年的发展,通河的城镇建设已形成了“路子新、规模大、环境好、配套全、房价低”五大特点,城镇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全县实有建筑面积总计已达到74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14.8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65.3万平方米,其中,仅在通河镇就投资5517万元新修筑白色路面58条,总长31.8公里。政府投资2397万元改造危房旧棚户区973户,19.5万平方米,农村砖瓦化率68%。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由于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和区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全县兴建了与小城镇规模相配套的农副产品、大牲畜、生产资料、建筑材料、服装百货等六大集贸市场,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县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各类市场19个,年交易额达5亿元,门市房由1997年的200多个增加到1900个,农民进城从事运输、商贸、服务业人数增加到1.5万人,城镇60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同时带来了旅游业的兴旺,相继出现了岔林河漂流、铧子山旅游区、乌拉浑旅游区、二龙潭旅游区、大通河旅游区、太平山旅游区,年创收达上百万元。

  高起点起步,高标准推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在实施城镇建设过程中,通河结合县情实际,充分考虑城镇的长远发展,考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划调整的方向,确立了一个中心(通河镇)、三个重点(清河镇、浓河镇、凤山镇),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开发,协调推进,使城镇建设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创造一流人居和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建设品位。通河借鉴先进经验,发挥自然优势,按照先造景、后造市、再造城的城建理念,打造绿色城镇,建设绿色通河。在改造县城通河镇老城区的基础上,加强工业小区、城北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扩大城镇规模,建设标准化的居民住宅小区,打造休闲娱乐区,着力打造沿江风景带,通河城镇建设的品位不断提升。同时,不断做大清河镇、浓河镇及凤山镇的城镇规模,增强其综合功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通河县投资2100万元铺设地下排水干支线3700延长米;投资500万元改造了供热管线,新增供热面积24万平方米,每条街都预留了煤气管道位置;一次性投资600万元,拆除空中强弱电网络,所有的通讯光缆、供电线路能地埋的地埋,能移到背街的移到背街,空中不留“蜘蛛网”。城镇道路全部实现了白色化,铺装了人行路,安装了路灯,建广场2处5万平方米。实施了城镇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工程,栽花种草达30多万平方米,植绿化树2.5万株。

  2002年以后,通河县投资6千万元,实施“双十”工程,即“十条道路、十项公益事业”。通过“双十”工程的实施,使县城中心镇整体功能和品位全面升级,成为一个功能分区合理、市场建设配套、文娱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城镇。2003年又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实施了“双九”、“九八”工程,以城乡道路建设,县城中心镇沿江高层商服建设、城北新区安居工程、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等为重点,修白色路面16条9000延长米,使通河镇道路全部硬化,移栽大树5000余棵,铺设绿地4600平方米。

  今年进行的“1718”工程,即17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18项城市建筑,总投入9389.2万元。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市场化推进,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城镇建设发展快与慢关键在资金。通河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开发建设城镇,采取政府、集体、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培育多元投资主体。

  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通讯、电力、保洁、保绿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建设。几年来,先后出台了51项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的优惠政策,通过在动迁上给予优惠,在建设项目审批上简化手续,在规费收缴上减免费用,有效地鼓励了建设者。

  靠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金。通河在招商活动中,把加快城镇招商开发建设作为主攻重点,想方设法吸引外资,通过政策优惠,服务优质,让开发建设者获利,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关系引客户搞开发,用宽松的环境吸引开发商投资建设,运用经营城市手段,积极培育土地市场,为城镇开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几年来,全县累计完成城镇建设项目597项,累计引进资金36亿元。去年,韩国客商、天津美震有限公司、辽宁省朝阳市富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口兴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汇海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纷纷来投资开发。

  靠内涵挖潜聚集内部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个人和集体共同开发,建成后经营权及相关收益归投资者所有。全县城镇居民在13.6亿元的储蓄存款中拿出4.7亿元购买集资楼、住宅楼,占城镇建设投资总额的60%。县委、县政府积极号召有实力单位参加城镇开发建设,在动迁、规费收缴、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对涉及一些部门的建设项目,鼓励他们顾大局、讲奉献,做到“谁的孩子谁抱”。全县电网和通讯线路改造,仅电业局、电信局就拿出资金900多万元。全县74个部门和个体私营业者,投资7260万元开发建设了9.4万平方米的商住楼。

  主动工作争取国家资金。通河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由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出面,找市、跑省,多方联系,争取资金支持,在输变电工程、城乡电网改造、邮政通讯、上下水工程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争取资金2.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2%。

  今年,计划投资9.58亿元修建的松花江公路大桥项目、沿江高层商服大楼建设项目等为代表的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通河的城镇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