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将组织10万农民去新疆摘棉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4:47 央视《新闻调查》 | |||||||||
解说:为了弥补农民的损失,重庆市政府将组织10万农民去新疆摘棉花。同时,市政府发文,补贴困难群众,城镇每人25元,农村每人10元。 村民:发五保户,每人十块钱,做五保户的饮料费,(因为)干得不得了,如果没拿到赶紧快去拿。
解说:一边,尽量补偿农民的损失,一边,重庆市政府坚持着用水的原则。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我们当时并不是去保农业生产而是保人畜饮水。 记者:但是您知道,如果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话,这个数字会是非常巨大的。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我经常讲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了人,再有了大牲畜,这就是最主要的生产力,把他们保下来了,没有粮食我们可以种,另外从我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来讲,大概也必须把保人放在第一位,人和物之间(相比),人是最主要的,一季性的庄稼和多年生的林地(相比),林地是最重要的,它是生态。 解说:连续的晴天加高温干旱,让草木一点就着,8月10号左右,报到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火警就有300多起,其中已经形成火灾的,有76起。因此,防止森林火灾也成为政府各级工作的重心之一。 记者:我看你今天跟这些干部在说的时候你总是提到说,这个要关系到你帽子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这大概(是)作为党委书记手里最有力的一张王牌,当然这是开玩笑,我们的干部都还是尽职尽责的,无非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他们更加尽职尽责。 解说:在这次抗旱战役中,基层干部尽心尽职,加班加点,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何伟,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人,在医科大学念了五年,因为从小的理想和志愿,让他最终选择作了一名民警。8月11日,在接到森林大火的报警后,何伟先后十次带领武警官兵上山扑火,连续奋战十小时后。12号凌晨,火势突变,现场指挥部下令撤退。在掩护群众下山的途中,疲惫不堪的他,不幸摔下山崖,8月19日凌晨因抢救无效逝世。事后人们才得知,他原本下个月就要结婚。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我相信他会感动所有那些对社会的进步有期盼的人。 解说: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在无法回避的天灾面前,重庆人民作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面对这场干旱带来的巨大损失,也有人提出疑问,重庆,这个被江河环抱的城市,干旱的损失为何会如此巨大呢? 记者:我们一直觉得很奇怪重庆的附近都是江河,但是重庆人均能够保证的灌溉面积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这是怎么回事? 严永辉(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工程师):这是我们历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在这方面投入太少,再加上有些历史原因形成久 这个病险严重,没有能够得到及时加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挥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 解说:在渝北区茨竹镇玉兰村,我们看到附近不远处就有一个小二型水库,但是当地庄稼依然受灾严重。 梁海青(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这个村有山坪塘但基本都干枯了,干了,水库就只有一个,就是小二型玉兰沟水库,它只能解决那个地方下游的庄稼。 记者:你们上游的地完全靠不上。 梁海青(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靠不上。 解说:村民告诉我们,很多年前,玉兰沟水库的水可以通过提灌站抽上来浇灌上游的庄稼。 记者:带我去看看,咱们能看见吗? 黄义维(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玉兰村 村委会主任):从这下去很远的,没关系。 记者:远点没关系。这个管子是用来灌溉的。是从那个水库提水上来? 黄义维(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玉兰村 村委会主任):对。 记者:那今年怎么会用不上水? 黄义维(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玉兰村 村委会主任):(下面)的排管烂掉了,抽不上来。 记者:原来有排管? 黄义维(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玉兰村 村委会主任):原来有。 记者:烂了多长时间? 黄义维(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玉兰村 村委会主任):烂都烂了一二十年。 记者:怎么没修呢?是没钱还是一直没有顾上啊。 梁海青(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单靠我们镇上的力量肯定很弱。 记者:你就说修这个工程要能让灌溉用的话得要花多少钱? 梁海青(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这个工程可能上百万的资金。 记者:要这么多钱? 梁海青(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对。 记者:你现在镇里一年财政多少? 梁海青(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我们镇上税收大概八十多万,工商个税全部加起来。 记者:那就是说想要把水库修好靠你们自己解决不了。 梁海青(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对。 解说:根据国家水利投资“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政策,10万立方米以上,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二型水库由乡镇一级负责投资和养护;10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一型水库由县一级负责投资和养护;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由市一级投资和养护。重庆大量的贫困县资金欠缺,而国家和市里的投资这些年重点放到了大中型水库的建设上,积累下来的旧帐,造成了重庆大量小型水库的重重隐患。今年,茨竹镇计划修建一个50万立方米的小二型竹松水库,可以解决5000人的饮水和2000多亩地的浇灌,但是资金仍在申请中。 记者:我们在水利局了解了一下说在重庆的60%以上小的水库实际上要么就是有病,要么就是有险,都是有隐患的。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这里面国家是花了钱了,大中型水库基本上病险水库问题都解决了,一般省市也是给国家配套,重点也放在大中型水库上,就这个期间,你没有精力 也没有资金再去干这个小型水库,所以现在矛盾突出的是小型水库了。 记者:但是这里一出问题损失是很大的。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有钱难买后悔药。 解说:水利局的同志告诉我们,在这次特大旱灾面前,不少大中型水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其中依然有一半的水库带病服役或正在整治之中,无法承担抗旱的功能。市水利局推荐我们来到了两岔水库。 记者:这个原来是一个水库?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这个水库就是两岔水库。 记者:这个水库正常的时候它的这个水面有多宽,您大概给我们形容一下?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大概有5543亩。 记者:就是咱们能看到这个范围内,多大范围内是水?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正常出水的水位线,正常水位线,大概就是那个山包基本上淹没的。 记者:能把山包淹没 是吧?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就是 就是 就是。 记者:原本如果这个水库正常都能储上水的话,你能供应这个附近多少人饮用水?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大概能够保证接近两万人吧。 记者:咱们现在等于是在水库的这个?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库底。 记者:你现在是没水,这个水库为什么出不了水呢?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经过国家普查,2001年被鉴定为三类病险坝。 解说:因为两岔水库的大坝存在安全性的隐患,有垮坝的危险,为了保证下游居民的安全,目前正在维修。跟重庆绝大多数水利工程一样,这个水库建于七十年代国家大兴农田基本水利期间,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局限,运行了近30年后,一直没有维修。 记者:就是说现在这个大坝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形成的是吧。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都是日积月累的问题,老化失修,无法发挥我们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记者:唯一能够感觉出这是水库,就是那个水鸟。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以前白鹭挺多的,基本上挺壮观的,现在是很少了,就是没有水的原因。 记者:这个水库如果是能够及时维修没有什么问题的话,今年在抗灾中是能够起到作用的。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就是就是,如果我们早诊治,我们水库能够正常运行了,今年我们干旱大灾之年,我们能够发挥比较可观的社会效益。 记者:是,所以老百姓说,事后用在饮水上和灌溉上这些损失的钱如果能够之前投入的话,可能会。 殷青山(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这个问题就没有这么严峻了。 解说:采访中,我们听到不止一个人向我们表达这种遗憾。 严永辉(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工程师):我们全市现在这里看到的,全市现在大中型水库有55座,但全市没有一座大型水库是用于灌溉 饮水的,在这种比较薄弱的设施,在应对今年这种历史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的情况下还是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所以这个也是我们下一步应该重点痛定思痛值得反思(的地方),相信今后我们市里面会想方设法的筹集公用资金,从水利的设施,从保证人畜饮水,保证农业灌溉,加大这方面建设。 解说:根据重庆气象局8月中旬的预测,8月28日前后,重庆可能会有一次大降雨。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曙光将临胜利在望的时候,别出岔子,不然的话对不起我们这些天的努力。 记者:现在是一个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现在都奔着28号的这个目标可能会降雨,撑到那个时候就可以了,但是假如那天不降雨怎么办? 汪洋(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我们通常讲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特别像重庆地区,长期在山区生活的人已经大概对困难有了那种坚韧不拔克服它的毅力。 解说:时间已经进入8月底,高温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干旱还在肆虐。重庆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提出,旱情一天不结束,思想一天不放松,抗旱一天不停止,誓夺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 演播词:今天就是8月28号,但是重庆人一直期待的大降雨仍然没有到来,我们从气象部门得到的消息是,今天重庆的气温仍然高达40度,这就意味着旱灾继续威胁着这个城市,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旱灾和洪涝的频繁光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伤痛,但是这样的伤痛既激发着我们战胜灾害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也蕴含着我们对于灾害带来的损失和教训的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在下一次面对挑战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从容应对。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甘霖能够早日降临川渝大地。 总制片人:梁建增 孙克文 制片人:张洁 编导:胡劲草 范铭 摄像:陈强 席鸣 金光宇 录音:李宏卫 助编:王萌萌 非线编辑:刘涛 解说:古兵 责编:郑刚 姚丹阳 合成:吕钢 策划主管:赵华 执行制片人:胡劲草 播出主管:孙金岭 郑曼茜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被采访人: 严永辉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工程师 廖代誉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办公室副主任 李名列 重庆市林业局森林公安局 局长 汪 洋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永兴 重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 厂长 张春成 重庆市电力公司 总经理 匡亚南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车体制造部 工务总监 王 节 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 工程师 王安军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运行部 处长 郭铭均 重庆市自来水公司 副经理 杨 政 重庆市渝北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主任 梁海青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 黄义维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玉兰村 村委会主任 殷青山 重庆市两岔水库管理处 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