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林一山:毛泽东与长江(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8:10 民族魂网站

  林一山

  毛泽东同志在世时,对长江的水利水电建设极为关注。他从战略的高度,对长江的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南水北调 等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1953年初,我曾随同毛主席航行。2月19日,在从武汉启航的“长江”舰上,毛主席
跟我谈了他对长江治理与 开发的伟大设想。

  旅程刚开始,毛主席就派人把我找去。我匆匆挟上一本《申报》地图,来到主席的卧舱。毛主席笑容满面地和我握手 。当我把地图放在桌上时,主席指着地图问: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我说,这是在东北打汉奸时弄到的。

  主席说:这本地图还是不错的,早年我路过湘南时,也弄到过一本,以后打仗行军还时常用它。长征中它给我帮了不 少忙。

  这时,主席拿起红铅笔,把地图打开,笔尖在地图上移动,一面对我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 给北方?这件事你想过没有?研究过没有?主席一开头即向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使我立刻想到毛主席曾在视察黄河时说过的 同样的一句话: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水来是可以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主席已经把红铅笔指在西北高 原上,指向腊子口,指到了白龙江,然后又指向略阳一带地区,指到西汉水,问:从嘉陵江的上游,白龙江和西汉水,向北引 水,行不行?我回答说:从这两条江向北引水不行。我说了不行的理由。

  稍停片刻,毛主席手上的铅笔,突然飞越巴山蜀水,一下子指到汉江上,问:引汉水行不行?我回答:有可能。主席 问:为什么?我说:汉江和渭河、黄河平行;中间只有秦岭、伏牛一山之隔。它自西而东,越到下游地势越低,水量越大,这 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兴建引水工程,让汉江的水通过黄河,引向华北。

  这时毛主席指示:你立即组织查勘,一有资料,就给我写信。我表示一定这样做。

  主席一边说着,手中的大笔一边又在地图上沿着三千里汉江的蓝色江流缓缓移动,顺着汉中盆地、武当山区,当指向 均县附近时,突然下笔,画了一个圆圈问我:这个地方行不行?这些地方怎么样?我回答:这些地方都有可能,关键是要在这 些地区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点。

  毛主席是这样熟悉祖国的山山水水!红色铅笔指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了日后建成丹江口水利枢纽的位置。后来,我们 在查勘过程中,找到了丹江口这个理想的引水到华北的地段。

  在以后的若干年,我随时写信,把查勘、规划和研究过程中的最新成果向主席报告。重要的一次,我专门汇报说,根 据查勘资料证实,嘉陵江上游的西汉水,在地质年龄的古代,曾经就是汉江的源头,后来由于流入四川盆地的水系溯源侵蚀, 切开了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因而将汉江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的上游了。因此,现在如果将被水流下切的山谷,用 筑坝壅高水位的办法,可使嘉陵江上游的西汉水,不做太大工程,再回到汉江;同时,也可将地势远较嘉陵江上游为高的白龙 江,建坝壅水,也比较容易地引向西汉水,再经过汉江,引向北方。这就纠正了我过去仅仅从地貌的表面现象,就认为不能从 西汉水、白龙江引水的片面看法。

  在这次汇报中,主席还对我说:要驯服这条大江,一定要认真研究啊!长江的水文资料,你们研究得怎样?我汇报说 ,我们已经组织了一支力量,整理编辑了长江历年的水文资料,这些资料页以万计,重以吨计,统统作了整理。但由于北洋军 阀和

国民党打了多年的内战,干支流各站水文记录,时有残缺,互有矛盾。因此,在整编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方法, 辨别真伪,用水文整编的方法,作些延伸或插补。主席对我说的水文资料整编的方法很感兴趣。又问:长江水灾成因主要是什 么?长江流域的气象特点是什么?暴雨区的分布怎样?我说是暴雨,并着重汇报了位于湘赣南部的南岭暴雨区,以及位于四川 盆地周边的四川暴雨区,说明前者是在四至六月间首先降雨,赣江水系和湘、资水系开始涨水;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继续向 大陆腹地深入,到七至九月,暴雨出现于四川盆地,这两种洪峰正好错开。如果南水延长,川水早到,两峰相遇,往往极易造 成严重的洪水灾害。这是长江流域普遍降雨的特点。还有一种是集中性的暴雨,例如1860年、1870年和1935年。

  根据资料,1935年7月1日开始的一次大暴雨,中心在湖北省五峰县,一次的降雨量达1500毫米,汉江、澧 水、清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了一夜之间汉江中下游淹死八万人,澧水下游淹死三万五千人的惨剧。至于“川西天漏”地区, 年降雨量可达二千余毫米。

  毛主席说:真不得了!说着,转过身来对一路陪同的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说,你这个高个子有多高呵?罗瑞卿同志笑 着回答:有一米八几。主席笑了,嗬!长江真能下雨,有的地方暴雨积起来,比你罗瑞卿这个高个儿还高啊!

  毛主席还以极大的兴趣,多次询问了有关气象水文和洪水成因的种种问题,问得十分细致、深入。他十分清楚水文资 料对于一条河流的治理与开发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记得1962年6月,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资料大楼因偶然事故发生爆 炸。当时毛主席正在武昌,当他得知楼内的水文资料仍完好无损时,十分高兴,并要湖北省委负责同志转告我,水文资料要复 制四份,分藏几处,以避战乱或其他灾害。

  在“长江”舰上的另一次汇报中,毛主席询问了长江流域规划的各种问题,并且问: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的灾害呢 ?你有什么设想?怎样才能除害兴利?,我说,目前首先要抓紧堤防加高培厚,辅以湖泊综合治理,然后要考虑兴建一批山谷 水库综合利用。我展开了随手带着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草图,汇报了那几年中我们初步研究的关于长江防洪的设想,我指着图 上的大小水库说,我们计划在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逐步兴建一系列梯级水库,拦蓄洪水,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来解除洪 水的威胁。

  我时而讲,时而被问,时而默记主席的指示。主席的目光从青藏高原的长江源,莽莽昆仑,金沙江,大渡河,岷江, 嘉陵江,乌江,三峡,湘江……,汉江,赣江,直到上海、长江口,纵横万里。一直到了深夜,才听完我的汇报。

  然后毛主席在图上划了一个大圆圈,说:太好了,太好了!修这许多水库,都加起来,你看能不能抵上三峡一个水库 呢?我回答说:对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来说,这些水库都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

  主席又伸出手,指着三峡口上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 上卡起来,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毛主席准确地掌握了长江的洪水规律和三峡水库与其他一些水库的相互关系。我兴 奋地回答:我们很希望能修三峡大坝,但现在还不敢这样想。毛主席含笑说:都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你不是也这 样说了的嘛。

  我继续汇报了在四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大坝专家萨凡奇博士所提出过的扬子江三峡工程初步计划。主席问我当时的造 价,我说约需13亿美金。主席就向罗瑞卿同志问了美元的比价,自己算了一下。又问我工程要多少年完成。我一一回答。

  毛主席又问:你们工程师有多少?我说:有二百八十多人。主席说,嗅,工程师讲百呀!他又问,技术员有多少?我 说,有一千多人。主席说,嗅,技术员讲千呀!

  最后,毛主席和蔼地笑了起来:好,我这算了解了长江,了解了长江的许多问题和知识。还说,关于

南水北调工程, 可立即开始查勘;关于三峡工程,我只是摸个底,你暂不要向中央管水利的同志汇报。

  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极为重视长江的防洪问题,把它视为心腹之患。1949年汛期,长江发生大洪水,刚刚欢庆解 放的人民却在长江洪水无情袭击之下,惨遭灭顶。长江中游防洪的重点地区,在特大洪水的袭击下,荆江大堤最为险峻的冲和 观堤段,已出现严重的滑坡坍陷,只剩下笔陡单薄的一道土墙,幸好这时洪水快速下降,荆江大堤才万幸没有决口改道。

  1949年长江汛期过后,我组织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技术人员,一面开展堵口复堤,以工代赈,培修堤防;一面计划 在防洪重点地区荆江大堤附近,兴建分洪工程,减轻和避免可能使数十万人民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洪水灾害,以争取时间研究防 洪治本措施。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在1950年2月,正式提出了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由中共中央中南局转报党中央和 政务院。

  毛主席在解放初期物力维艰百废待举之时,便深刻地认识到这项工程的紧迫需要。1950年国庆期间,毛主席听取 了有关同志的汇报,同时,提了一些问题,亲自审查了设计书,并立即批准兴建该工程。

  1952年汛前,荆江分洪工程作为一项大型的水利工程,在30万军民的奋战下,以75天的速度胜利建成,该工 程在1954年防御特大洪水时,三次启闸分洪,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迅速建成曾震惊中外,同情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从 这项工程的实施中,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有能力推翻旧中国,而且有能力领导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摘自:《缅怀毛泽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