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56名网瘾少年结束封闭特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2:44 京华时报

  

56名网瘾少年结束封闭特训

  特训营闭幕后,应力教授为孩子签名。本报记者欧阳晓菲摄

  部分孩子与家长冰释前嫌部分敌对依旧

  本报讯(记者宋合营)昨天下午,“戒除网瘾特训营”正式闭幕。历经为期5天的封闭式培训后,56名被家长认为上网成瘾的少年将陆续离京返家。

  特训营的专家们说,特训结束并不意味着少年们已经远离了网瘾,他们回家后需要做的努力依然艰苦而漫长。对此,大多数少年没有做什么承诺,但家长不再像原来那样迷茫。

  家长“孩子,我学会了怎样爱你”

  闭营仪式上,几名家长被邀请登台宣读事先写好的对孩子最想说的话,此前他们或多或少与孩子关系紧张。

  小威(化名)父亲上台时捧纸的胳膊略有些抖,哽咽着读道:“儿子,以前我们只会一味怪你,现在知道你上网我们也有责任。原谅我们吧,爸爸妈妈学会了怎样爱你。”小威很快被主持人招呼上台,与父亲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5天前被硬拉入营时,小威对父亲的话不理一句。参训的几天里,他不止一次告诉来访的记者,“我没有网瘾,只是烦我爸我妈,不想和他们在一起。”理由是,自己不喜欢学习,而父母又喜欢唠叨此事。

  特训中,除了为网瘾少年们安排课程,家长们也在专家引导下反思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小威父亲此后和儿子谈了次心,取得了儿子的初步谅解。

  另外几个和小威父亲差不多的父母,也在闭幕式讲台上和子女冰释前嫌。

  孩子“回家后我还会玩游戏”

  同样面对母亲的道歉,被主持人邀请上台时,小薇(化名)却坚持趴在桌上一动不动,任其他人怎么鼓掌都始终面无表情。尴尬的母亲只得说:“对不起,妈妈上台前没有征得你的同意,让你为难了。不管你现在还恨不恨妈妈,妈妈会一直等着你。”

  特训营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小薇是个特别活泼开朗的女孩,总是带着其他几个女营员主动找男营员去玩,言谈举止还颇有江湖义气的味道。但提起父母,总会冷冷地说“不喜欢他俩,爸爸打我,妈妈又很唠叨”。为此,她曾多次离家出走。直到闭营的那一刻,小薇仍不愿原谅她的妈妈,“我回家还会玩游戏”。

  超过半数的少年像小薇一样直白地向记者表达了闭营后的打算,“回家后还会继续玩”,有的甚至连每天少玩一小时都不愿意。

  组织方“戒除网瘾道路漫长”

  对于营员们的上述反馈,特训营的专家们表示“很正常”,“孩子们四五年形成的习惯,怎么可能在四五天内戒掉?”

  特训营心理总督导应力教授认为,特训营取得的效果比预期好很多。“刚开始大部分家长认为戒网瘾是单纯针对孩子的问题,5天课上下来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孩子长时间上网与家庭教育有关。”此外,前来参训的少年们此前大都伴有厌学、退学等症状,但截至昨天闭营时,已陆续有11名少年向应力表示愿意重新上学,还有一名明确表态“愿意每周少上网15分钟”。应力说,这对网瘾少年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专家观点

  关于网瘾症结很多是表面现象

  针对网瘾问题,特训营部分专家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沈绮云(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我接触的4个营员有3个是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引起,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才将精力转移到网络上。

  许雷霆(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心理医生):网瘾孩子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家庭异常带来的心理阴影、父母粗暴脾气的基因遗传等。

  关于解决方案教育方式要改革

  沈绮云: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家长若对这方面期望值过高,就容易将孩子推向情绪极端。所以社会应该允许中途退学的孩子存在。上海设立的社工联盟值得推广。

  金怡(中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部门应当研究怎么使教学活泼起来,刺激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妇联正在研究一种快乐教学法,相关经验很快会在全国各中小学校老师中宣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