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播撒阳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7:4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播撒阳光

  李静娜热心地将小游客抱下船。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8月25日上午7时多,海口“中国城”停车场。

  两位女游客带着孩子走到写有“中旅”的橙色大巴车。车门旁,是李静娜阳光般的灿烂笑脸。轻轻牵着孩子走上车,安排好座位后,李静娜快步跟了过去。

  “我帮您放行李吧,雨伞和相机拿出来吧!”

  “麻烦您签到,这样入住酒店时就不用拿身份证登记了。”

  大巴车缓缓开动,又一次三天两晚的海南之旅开始了。此前,李静娜不知已带过多少个这样的旅游团。8年的导游生涯中,李静娜平均每年出团108个,工作日达到324天。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做到了8年无一起游客投诉。

  是什么力量支撑她这样行走着,不断播撒阳光?

  “导游证来之不易,事业来之不易,所以要倍加珍惜”

  来海南之前,李静娜生活在千里迢迢的内蒙古。

  1992年,内蒙古经济委员会在海口设立口岸办事处,李静娜被派驻到了海南。当时,口岸办经常接待家乡来人,李静娜就成了义务导游员。一来二去,她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当听说全国导游员统一考试的消息,李静娜赶去报考了。5门考试科目中,因两科未能通过,导游职业与李静娜擦肩而过。

  第二年,李静娜继续参加全国导游员统考。1998年12月,她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导游证。那一年,她已经39岁。

  “拿到导游证后,我激动得一宿没睡,第二天就出了第一个团。”可当李静娜面对满车游客,脑海刹间一片空白,准备好的解说词全忘了。她涨红了脸,恨不得夺门而逃。这时,游客们反倒你一言我一句地安慰起她:“导游,不着急,慢慢来。”在游客们的鼓励下,初次带团的李静娜带着发自内心的感动,慢慢进入了角色。

  “人这一辈子能选择自己认同的职业,找到人生的定位很不容易,再难再苦我也要做下去。”李静娜性格热情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在她心里,导游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最契合自己的定位坐标。

  领到导游证后,李静娜直奔书店,买了《导游基础知识》和《汉语言文学》两本书,备考4年一考的中级导游资格证。导游生涯步履匆匆,时常旅行社电话一来,就得打起背包出团了,哪有时间好好啃书本?一出团,李静娜就带上书本。白天,安排好客人在景点游玩后,见缝插针地翻两页书;晚上,安顿好客人后,她才在灯下一字一句地翻译文言文。

  艰涩难懂的古文,被李静娜用红笔细细勾了译、译了背、背了写,直到内容烂熟于心。4年之后,李静娜如愿以偿考取了中级导游资格证。

  “导游证来之不易,事业来之不易,所以要倍加珍惜。”回首漫漫考试路,李静娜道出肺腑之言。

  “人家千里迢迢来海南不容易,咱就把他们当作家里人”

  熟悉李静娜的人都知道,出团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车上每位游客发一瓶矿泉水。

  “这是我们中旅社的总经理对大家的问候,祝大家在海南旅途愉快。”

  游客们不知道,手中这瓶水并不在旅行社成本之内,而是李静娜自己掏钱买的。像这种自掏腰包的事,对于她已是家常便饭。

  今年3月,李静娜接待一个来自内蒙古的离退休老干部团。一见面,李静娜就给老人们送上自己花钱制作的一条写满欢迎词的大红幅,欢乐的气氛一路荡漾在老人当中。

  接团之前,李静娜自费请摄像师,随团全程录制老人活动的内容,制作成“海南之旅”录像光碟赠送给每位老人。送别那天,李静娜又自费在海口一家酒店宴请老人们。送别时,老人乌云激动地说:“我们从大北方千里迢迢来到海南,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我们不会忘记你这个好闺女的!”

  8月25日,记者跟着李静娜出团。当天下午,在兴隆金叶桃源酒店用晚餐时,两位女游客来晚了。当时用餐已接近尾声,两位女游客皱着眉坐下,刚端起碗,服务员又送上两盘热乎乎的炒豆角和炸大虾。记者一问,原来又是李静娜自掏腰包加的菜。酒店服务员说,餐厅的人都知道大姐的做事风格,一看菜不够,不用大姐叫就主动给客人加菜了,加菜的钱都是大姐自己付的。

  当记者问她,别人都在想方设法赚钱,你却在贴钱,这是为什么?

  “一点都不可惜呀,就像给自个家里人花钱一样,”李静娜依旧是爽朗的笑,“人家千里迢迢来海南不容易,谁出门在外没有家人牵挂,咱就把客人当作家里人来对待。”

  去年9月,“达维”台风肆虐海南。26日早上,李静娜正带团从兴隆返回海口。此前,心细的李静娜已想到,台风发作路上可能没有吃饭的地方,提前准备了大量面包、香肠和矿泉水。果然,第二天沿途都是饭店关门的消息,她储存的这些食物派上了大用场。

  兴隆的出口处,很多地段积了水,不小心遇上窟窿,大巴车可能有沦陷的危险。于是每到积水路段前,李静娜就自告奋勇下车去探水,路边长长的树枝成了她探水深浅的工具。 一路上,李静娜一边嘱咐司机慢慢行驶,一边安抚客人。回到海口时,时间已过去了整整6个小时。

  在海南兴旅导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英江眼中,“李静娜的带团技巧不是最好的,知识储备也不是最好的,但她的热心和服务却是最好的。”

  “8个春节、8个中秋,都是在路上过的”

  李静娜连续带团7年从无间断,在全省7000多位导游中出团量最高。8年了,她没有好好度过一个春节、一个中秋,当别人举家团圆之时,她还在出团的路上。极巧的是,李静娜的8个大年三十,全都在兴隆出团。

  这仅仅是巧合?

  省中旅有很多海南籍的男导游,每年大年三十男孩子要回家祭祖,是海南人的一大风俗。每年这时候,李静娜都会主动揽过出团任务。“你们回家团圆吧,大姐来接团!”业内都知道,大年初一、初二的团最好带,价格都是“黄金价”,而年三十却是老价格。但李静娜从不挑肥拣瘦,只要有任务就出团。

  为了让游客在异乡感受到过年的气氛,看完演出后,李静娜会买来很多鞭炮,带着他们到空旷地带释放欢乐。大年初一,她会给团队里的小孩一人送上一个10元小红包,在每张饭桌上为客人添加一份饺子。

  每年春节,三亚的酒店客房都很紧张,司陪人员的住房难以保证。今年大年初一,李静娜带团入住三亚明日酒店,客房爆满,酒店便安排李静娜和十几个人挤会议室,睡钢丝床。同屋的导游向李静娜发牢骚,李静娜反过来安慰她们:“没问题,先让客人住好,我们挤一个晚上又算得了什么?”

  等客人安顿好了,已是夜深人静。这时,李静娜才歇一口气,给远在内蒙古的家人打个祝福电话,听女儿甜甜地喊一声“妈妈”。这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跟着李静娜出团两天,记者发现,她从不吃早餐。李静娜说,每天5时起来,就要叫醒客人,安排用餐、退房,哪有时间吃早餐,久了就成了习惯,甚至连水都不喝一口。

  在旅途中,记者曾和李静娜讨论过对生活的感受。在李静娜的生活中,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她并没有时间来细细品味和感受生活。在记者看来,这并不是高质量的生活。

  李静娜给记者讲述了她的生活小事:每次带团回来,到省中旅报完账,她都会慢慢步行回家,路上买把菜、购点物,静静地享受悠闲的感觉。或回到家,一个人坐着掰玉米或剥花生,放松了心绪,独享那一份宁静的时光。

  在李静娜看来,幸福无处不在,哪怕只是平淡无奇的生活。

  “市场大气候不是某个人所能扭转的,我们要让自己做一个理智、光明磊落的人”

  众所周知,在“零负团费”组接团的畸形模式下,门票和购物回佣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李静娜并没有回避这个话题。“这是一个大气候,不是某一个人所能扭转的,相信政府会把旅游搞好,会把不规范的规范起来。我们所能做的,是让自己做一个理智、光明磊落的人。”

  李静娜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方式”:“海南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我们要让客人感觉到,来海南消费是一种享受。当你把服务做好了,诚信了,客人心里自然会明白,这是明明白白的消费。”

  8月25日晚,兴隆的演艺场有一场泰国红艺人表演。进入兴隆前,李静娜已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这场表演,声明这是自费项目,观看与否由游客决定。记者细数了一下,当晚报名观看的游客不到10人。这是一个并不可观的数目,李静娜依旧像没事似的,乐呵呵地张罗着入店、用餐。

  也许就是这种淡然,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一种真诚。第二天在三亚小东海潜水基地,同样是自费项目的潜水,报名的客人明显地多了起来。李静娜说,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是相互的,彼此感知,彼此给予。

  李英江感慨地说,“导游在这种模式下带团,能守着一份清白,又尽职尽力,真的很难。”

  1998年至2003年,李静娜连续5年被海南兴旅导游服务有限公司评为“十佳导游员”;2004年,又被公司评为“金牌导游员”;今年,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新闻30分》和《新闻联播》两个栏目,先后播出李静娜的先进事迹。

  “海南旅游需要阳光精神,需要为游客带来一种旅游的快感,这种精神应是我们每一个旅游从业人员所追求的。”海口民间旅行社的尹斌华这么说。

  “李静娜通过一个导游员的角色,体现了我们所追求的社会精神,那就是诚信、透明。”省旅游局副局长陈耀这么说。

  用李静娜的话说,“我不年轻也不貌美,就是真心实意地为大家服务,诚信总会赢得客人的心”。这让我想起了春风里的阳光,虽然平凡,却很温暖,无处不在,且直抵心灵。 (本报海口8月29日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