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呼唤旅游消费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8:05 东方网-文汇报

  李萌

  ●一定区域的旅游者离开本地到异地旅游时,作为异质文化的负载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国际旅游场景中都意味着一种“文化展现”。不文明旅游行为很容易使“他者”对客源国的形象作出消极、歪曲的评价

  ●由于我国公民文明素质整体水平不够高,更由于旅游消费教育工作的长期滞后,致使我国公民在旅游消费理念、旅游文化素养、旅游技能、旅游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根源

  ●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游客教育方面的经验,制定出科学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我们应通过历时三年的专项行动,塑造出“有尊严、有涵养、有活力”这样一种文明健康的中国游客形象

  日前,中央文明委发出通知,对在全国开展“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作了全面部署,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制定、下发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一场旨在纠正公民旅游陋习、提升公民文明旅游素质的攻坚战正在打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的稳步推进,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得以迅猛发展。2005年我国国内游客已达12.2亿人次,出境游客达3100万人次,出境旅游目的地也达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中国游客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和景区。这应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祥和的直接反映,也是我们用行动“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生动实践。但一些国民在国外旅游中不时出现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成为一种极其突出的不和谐因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直接影响了国家对良好和谐的国际软环境的构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文明委部署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可谓正当其时。

  细究起来,我国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大致可概括为三大类:一类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的行为。如随手乱扔废纸、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垃圾,随地吐痰,随地便溺等;另一类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失仪、违章、违规行为。如不修边幅、喧哗吵闹、不守秩序、乱攀乱爬、乱涂乱刻乱画、越位游览、破坏公共设施、违章拍照、违章采集、违章野炊露营、随意给动物喂食、袭击捕杀动物等等;第三类是游览中不尊重旅游地习俗、故意触犯宗教禁忌等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对旅游景区景观和环境管理、他人的正常游览、游客个人的安全及旅游客源地形象等都带来一定危害。就国际旅游而言,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对客源国国际形象的损害尤其值得关注。一定区域的旅游者离开本地到异地旅游时,作为异质文化的负载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国际旅游场景中都意味着一种“文化展现”,皆被置于“他者”(接待地企业及居民、其他旅游者)眼光之下。不文明旅游行为直接误导“他者”对客源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很容易使“他者”对客源国的形象作出消极、歪曲的评价。我国公民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对我国国际形象的消极影响即源于此。

  上述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广泛存在,既跟旅游活动自身的某些特性有关,更跟现阶段我国游客的旅游素质普遍较低而旅游消费教育又长期滞后有关。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其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异地性和暂时性,这一特征在旅游者行为上则表现为道德感弱化、责任约束松弛、占有意识外显等特点。“旅游者——无姓名——无责任”的结合,很容易形成“抛弃旅游耻辱”的倾向。旅游者随意丢弃废弃物、乱刻乱划、随意采摘等行为多源于此;而不懂礼仪、违章违规、破坏习俗、触犯禁忌等不文明行为,则显然跟游客缺乏文化涵养、旅游常识及旅游规范意识等因素直接相关。这些其实都是公民旅游素质的基本方面,但由于我国公民文明素质整体水平不够高,更由于旅游消费教育工作的长期滞后,致使我国公民在旅游消费理念、旅游文化素养、旅游技能、旅游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根源。

  这场攻坚战的任务无疑是非常艰巨的。《行动计划》已对该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行动内容、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做了全面、明确的安排,各有关方面应紧紧抓住这次集中整治的契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构建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游客教育与管理体系,为切实提升我国公民文明旅游素质奠定坚实基础。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应充分借鉴国外游客教育方面的经验,如美国旅行商协会制订的《生态旅游十戒》,“拯救我们的地球”组织制订的《低影响度假准则》,加州地区“责任旅游中心”制订的《旅游者伦理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并对这个《指南》和《公约》做长期艰苦细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毕竟,素质的提升、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说书籍报纸、照片、影视作品等媒介传递出的是一个地方的轮廓性、片断化的印象的话,旅游者展现、塑造出的则是其国家和地区最直观、最生动、最可信的形象。从这个角度看,这次行动应是我国总体国家形象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国家软实力的构建;同时,它更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文明素养、促进公民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通过这个历时三年的专项行动,塑造出“有尊严(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有涵养(宽厚修养、开放心胸)、有活力(勇于探索、乐于交流)”这样一种文明健康的中国游客形象,让公民的旅游形象为国家形象增辉添彩。

  (作者为上海外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