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玄武湖再投千万元清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8:20 南京晨报

  晨报讯为解决水质恶化、河床过高的问题,记者昨天从南京玄武湖管理处获悉,玄武湖准备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规模最大的一次清淤工程。而有关专家表示,清淤方法对改善玄武湖未必有用。

  将清淤200万立方米

  据了解,玄武湖最近的两次清淤,分别是2001年玄武湖隧道配套工程北湖清淤10万立方米和1998年玄武湖清淤80万立方米且这两次只能算局部清淤,采用的方法是排水作业,即将淤泥和湖水一起抽出,过滤掉淤泥,将湖水重新放回。而此次采用的是不排水作业,用最先进的挖泥船来代替。

  据悉,该造价达32万元的挖泥船,每小时可挖泥45立方米,玄武湖拥有水面4000多亩,按照湖底平均深挖0.7米计算,整个工程将挖出淤泥200万立方米。

  水位最浅处仅60厘米

  据介绍,目前玄武湖水位最深处为1.2-1.3米,浅的地方仅60-70厘米,稍不留神,大一些的游船就会搁浅在淤泥里。

  玄武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此次清淤一是由于水位实在低;二是想通过清淤,改善湖体富营养化程度,遏制蓝藻、水草等过多生长。此次挖出的淤泥将全部运往幕燕风景区,用于那儿的绿化。

  专家认为这不能根治蓝藻

  “清淤未必能改善玄武湖。”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范成新研究员称,玄武湖曾几次实施清淤疏浚工程,试图以此削减湖泊内源污染负荷,控制富营养化。然而比较分析清淤前后,发现清淤后的次年沉积物中总磷略有下降,但其后又呈现上升趋势。

  专家认为,清淤破坏了湖底本来的底泥生态结构。范研究员表示,玄武湖清淤方法“治标不治本”,如此前玄武湖蓝藻突然大面积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玄武湖隧道和九华山隧道施工时,虽清除了玄武湖部分底泥,但覆水后底泥释放的污染物增长很快。专家们认为,要根治蓝藻实现湖泊的彻底治理,必须实行生态治理,在外部污染源控制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通过种植水草放养鱼类等措施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

  作者:黄益/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