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进我们生活的转基因生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9:22 扬子晚报

  自1983年世界上首例转基因烟草试种成功以来,在短短20多年里,转基因生物已达120种左右,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作物,2004年种植面积已达8100万公顷,主要为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小麦等,主要生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巴西、中国等。

  我国转基因研究启动于80年代后期,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经过20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转基因作物面积居世界第5位,涉及动物、植物、水产品、微生物
等。已批准进入商品化生产的有抗虫棉、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抗病毒甜椒、转查尔酮合酶(CHS)矮牵牛、高致病性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等。

  由于转基因生物具有普通物种不具备的优势特征,如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油菜、玉米,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一旦有意或无意进入环境,有可能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自然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转基因生物也有可能通过基因漂移,破坏野生和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造成野生农业种质资源的丧失,给育种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在食品安全方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

  对于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风险,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于2002年3月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三个配套规章,今年1月又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这从制度上规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行为,保障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环节安全。邹建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