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川渝高温归咎三峡工程没根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9:38 金羊网-新快报

  国家气候中心称完全是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所致

  据新华社电今年入夏以来,重庆、四川盆地出现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伏旱。有人怀疑,这种严重的高温伏旱天气与三峡大坝蓄水有关。

  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
与服务工作组主席董文杰博士。董文杰从全球气候变暖、川渝历史气候变化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这次高温伏旱天气的成因,认为将今年高温伏旱的成因直接归咎于三峡工程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三峡水库对周边气候影响不大

  三峡水库对周边气候究竟有多大影响呢?由中国科学院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董文杰引用研究数据说,三峡水库对气温的影响范围很小,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只有0.2摄氏度左右,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摄氏度,三峡水库流域内的年均降水量约增加3毫米左右。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国内、国际都非常关注大坝建成之后是否会对周边地区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今夏高温伏旱是气候变异所致

  此外,在三峡工程建设开始之时,国务院三峡办和中国气象局就启动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工程”。通过监测观察,未发现三峡库区蓄水量的变化对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这些材料现都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专家做了审慎认真的分析,结论是两者难以拉上关系。

  董文杰说,像今年夏季这样的严重高温伏旱灾害,在三峡水库建设之前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完全是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的结果。事实上,今年三峡水库的初期蓄水尚未开始,将其与今年的高温伏旱联系在一起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