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航空公司该不该挨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0:14 京华时报

  在国内,航空公司花钱大手大脚,绝不是新闻。而现在的问题是,航空公司一面大量地挥霍,一面又抱怨亏损、不断找乘客伸手,让很多人对其企业管理的体制与理念提出质疑。不少舆论认为,航油价格上涨的成本危机,应靠航空公司内部严控成本来消化,而不应无休止地让消费者埋单。

  这话说得或许并不错。只是在笔者看来,似乎还不够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航空
公司也是垄断体制的受害者之一。

  眼下,国内航空运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垄断格局被基本打破。但在民航业的上游,航油与航材的垄断格局则没有实质性的改观。而在与其对话中,航空公司处于明显弱势。

  有数据表明,国内航空公司除少量国际航线从国外加油外,绝大多数航油均来自中航油。这种垄断体制下,航油价格的高企便成为一种必然,中国航油价格甚至数倍于新加坡等地的价格。现在,航油在航空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40%,超过国外同行至少10%。

  前不久,民航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行业运行情况和上半年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各航空公司亏损2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19.9亿元。同样在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的大背景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美联航、美西南等多家北美航空巨头均传出第二季度赢利的消息。

  由此看来,油价攀升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要想在压力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打破垄断,同时航空公司必须寻找到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解决办法。

  当然,一面吵着要提高燃油附加费,一面又不计算成本花钱的航空公司并不值得同情。但在责骂航空公司的同时,也应看到其背后顽固的垄断格局,以及不完善的监管体制。或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摘编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8月29日文/高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