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管圆线虫不仅仅通过螺传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4:28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阮丽张 罗谦 实习生 周鑫希本报讯 “福寿螺”放倒北京80多名食客,最近关于福寿螺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许多人“谈螺色变”。昨日,记者从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泉州目前并未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市民不必担心。但是针对泉州人爱吃螺类及河鲜的情况,该中心一再提醒,市民食用河鲜及螺类一定要煮熟煮透,千万不可大意。昨日,记者上街做了一份小型调查,共发出问卷20份,回收20份。从读者的反映来看,大多数人并不是很清楚管圆线虫的传播渠道。而且,北京福寿螺事件并未引起市民太大警觉。结
合调查情况,记者特意请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与慢性病科吕科长、食品与营养科黄科长作相应分析和提醒。【记者调查】泉州人未谈螺色变西街是泉州著名的田螺一条街,几家老字号生意依然红火。江滨公园海鲜大排档一位老板称,这些天来吃河鲜的人还是很多,有些人点菜的时候会特别提到不吃有贝壳的东西,“说是因为赤潮”。这位老板说,他对北京福寿螺致人死亡的事情也有耳闻,但并没有详细了解。因为,“泉州人根本不吃福寿螺”。泉秀街一家海鲜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泉州市场上并没有福寿螺。早在10多年前,福寿螺曾在福建风靡一时,但很快因为口感和卫生问题失宠,泉州市面上较多的是田螺和其他海螺。不过,市民自己买去做的很少,一般是海鲜酒楼在购买。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海鲜超市,了解到的信息是,河鲜、螺类销量正常。泉秀街一家日本料理店店员告诉记者,生鱼片可以点到,而且销量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多大差距。这点从调查问卷也可以看出,10%的市民在知道福寿螺事件后,还是坚定地表示会继续吃螺类,50%的市民表示只要煮熟了就会吃,只有40%的市民表示近段时间不吃螺类了。至于其他河鲜,则有90%的人表示敢吃,其中35%的人认为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55%的人依然坚持对河鲜的热爱,只不过会特别小心;只有两个人表示近段时间不吃河鲜。【专家提醒】并非螺类才传染此病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有14个人不知道患病后的症状,只有6个人表示稍微了解。至于广州管圆线虫的传播渠道,则没有一个人能答全,大多只知道福寿螺会传播。对此,吕科长说,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主要为螺类和鼻涕虫,螺类常见的有褐云玛瑙螺、福寿螺,此外还有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田螺和方形环棱螺。终宿主主要为啮齿动物,尤其是鼠类,以褐家鼠和黑家鼠较多见,此外还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和屋顶鼠等。转续宿主则主要包括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蜗牛、鱼、虾、蟹等。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原因,主要是生吃或半生吃陆地螺、淡水虾、蟾蜍及蛙等,以及喝了经过幼虫污染的生水。而泉州人又偏爱食用螺类,因此吕科长提醒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餐饮单位应严格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采购、加工水产品,不得提供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生食水产品。制作生食海产品,应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加工,避免交叉污染;消费者应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水产品和水生植物,不饮用生水;不用盛过生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不用生的水产品喂食猫、犬,因为带病菌的猫犬与人亲密接触后,有可能传染到人体。□相关链接 广州管圆线虫源于老鼠福寿螺中的广州管圆线虫来源于老鼠。广州管圆线虫正常的生活史是,成虫寄生在鼠的肺血管中,产出的卵孵出1期幼虫,幼虫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之后随痰进入消化道,从粪便排出。1期幼虫被螺蛳、蛞蝓和蜗牛等软体动物摄食并在其体内发育为3期幼虫,当含3期幼虫的软体动物被鼠捕食后,在鼠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完成广州管圆线虫的一个生活周期。能够感染人体的是软体动物体内的3期幼虫。该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部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等。该病潜伏期为3~36天,平均16天,少数患者在进食螺肉数小时即有腹痛、恶心,有些病人首发为发热、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症状,个别患者出现皮肤斑丘疹或荨麻疹,持续数天消失。生吃东风螺险过福寿螺22日,广东江门有人因为生吃“东风螺”出现脑压升高、深度昏迷等脑膜炎症状,并且有生命危险,被怀疑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有专家指出,东风螺(褐云玛瑙螺)比福寿螺更容易寄生该虫,一颗东风螺就含有9000多条广州管圆线虫幼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