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泉港北管编进校本课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4:58 海峡都市报

  N陆烨垭 郑伟伟 肖咸强 王华章 林奇峰 8月25日,为期近一个月的第二届“泉港之夏”文艺进乡村巡演落下帷幕,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把传统文化项目,如北管、“七星灯”、打“正鼓”等搬上舞台。

  下半年,泉港北管有望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无疑为传统文化保护开了一个好头。“泉港之夏”文艺巡演、泉港北管加上沙格端午节海上龙舟赛,正是泉港今年要打造的三大文
化品牌。

  

泉港北管编进校本课程

  老艺人教孩子学北管

  泉港之夏:泉港版“同一首歌”

  8月16日晚不到7点,泉港区山腰街道钟厝村钟锦凤就坐在村里戏台前,期待“泉港之夏”文艺表演早点拉开帷幕。

  小钟是福建师大大二的学生。在大学她接触不少文艺汇演,但像“泉港之夏”这样大规模的文艺巡演,还从没看过。

  “主要是冲着北管和‘七星灯’来的。”她笑着说,平时很少有机会欣赏到在舞台上的本地传统文化,所以这次机会很难得。

  像小钟这样的fans还有不少,据主办方———泉港区委宣传部和区文体旅游局统计,历时近1个月,共9场演出吸引了3万多名观众。“其轰动程度,可以算是泉港版‘同一首歌’了。”当地群众开玩笑说。

  据悉,第二届“泉港之夏”文艺巡演是在第一届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策划、包装和提升。从5月起,通过电视台公告在全区范围内征集节目和演员,再进行筛选、统一彩排,最终确定30多个节目。节目内容除反映时代主题的歌舞、快板、小品外,北管、南音、打“正鼓”、“七星灯”、舞龙等泉港传统民俗文化节目也搬上了舞台。

  “传统文化与现代歌舞交相辉映,既能挖掘、推介泉港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主题,增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泉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委书记林耀平说,这一文化品牌今后要持续办下去,为泉港人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

  

泉港北管编进校本课程

  泉港北管:有望进入课堂

  继泉州南音进课堂之后,泉港文化代表———北管有望于今年秋季进入中小学生课堂。

  广泛流传于泉港区的丝竹音乐———北管,与南音并称“姐妹花”,是福建音乐百花园的一枝“奇葩”,被誉为古乐戏剧的“活化石”。今年4月,泉港北管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后,泉港区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抢救保护力度,一方面筹建北管协会,组织录制泉港北管传统曲牌,收集相关文物,加大对北管原生态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在泉港区庄重文实验小学等5所小学设立北管培训基地,请民间北管老艺人、音乐教师为学生授课,培养北管音乐接班人,解决北管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并举办庆新春北管音乐座谈会,召开北管专题讲座。

  当月,泉港区文体旅游局和教育局联合发文,正式成立《北管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这标志着北管进课堂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记者获悉,目前,《泉港北管校本教材》已初步定稿,内容包括北管概述、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曲牌来源、乐队乐器、记谱形式等,还选编了56首曲牌。同时,配套的VCD也录制完毕。

  “待教材定稿后,将组织全区音乐骨干教师培训,随后便开始在全区中小学推广。”泉港区文化馆负责人黄嘉辉笑着说。

  文化保护传承先行

  泉港北管进课堂,成了当地校园的热门话题。

  “这很好啊,北管是泉港传统文化的代表,特别有必要让它在下一代中传承下去。”庄重文实验小学音乐教师钟云虹说。而同校负责北管培训班的吴珍梅老师也深有同感:“北管是濒危的传统文化项目,当务之急就是要抢救保护,而进课堂,无疑是明智之举。”

  如果说,大人们是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考虑,那么,孩子们则更多地考虑到有趣、好玩。8岁的林滢是该校北管培训班最小的学员,她爷爷和妈妈都曾是民间北管队的艺人。从小就受熏陶的她也报名参加北管培训班。

  即将升入初中的魏靖宇同学是看到乐队中表演北管“又酷又帅”而加入培训班的,他希望北管也能进入中学课堂,这样,到新学校后就不至于和北管说再见了。

  吴老师的女儿林依凡也是北管培训班的成员,她不但能用二胡拉出不少北管的曲目,还能唱上几首。“其实,让孩子学北管,主要是想让她提高在艺术方面的修养,毕竟艺术是相通的。”吴老师说。

  在对北管进课堂叫好的同时,一些音乐教师更希望前期工作能做得扎实一些。吴老师认为,目前北管流派较多,唱腔、曲谱、乐器演奏手法等不尽相同,显得分散,亟须规范和引领,同时北管要进课堂,单靠老艺人授艺远远不够,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北管音乐师资队伍。这些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这些一步步解决了,北管进课堂的意义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大家担忧的问题,目前泉港区有关部门正在努力解决中。

  打造三大文化品牌

  无论是“泉港之夏”,还是北管进入课堂,无疑都是泉港区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一个有益尝试。

  泉港区委、区政府把今年确定为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年,通过项目带动、政府推动、民间联动,打造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即“泉港之夏”文艺巡演、沙格端午节海上龙舟赛、北管音乐;组建三支民办公助表演队伍,即泉港艺术团、泉港北管乐团、民间舞龙队。

  “这些尝试和泉港作为石化新区的特定背景分不开。”据泉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委书记林耀平介绍,泉港区建区时间不长,一方面,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相对缺乏,基层文化生活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更需要政府主导和支持;另一方面,在石化、港口两大支柱产业的带动下,近几年泉港区域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社会迈入由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的急剧转型期,客观上需要培植与海峡西岸现代化石化港口新城相得益彰的文化特质,用先进文化提升人的素质,用先进文化营造社会和谐,用先进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因此,通过“泉港之夏”文艺巡演,在农村戏台上搭建起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非常有必要。

  这一文艺巡演也激发了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峰尾镇“圭锋之春”文艺节、郭厝村少数民族文化节、坑仔底村虎石自然村春节期间的“逗新娘”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的舞台也在乡村“搭建”起来。老百姓自编自演,在台上快乐地唱起来、舞起来。

  泉港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昭暄分析说,泉港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比如北管、“七星灯”,还有惠北独有的打“正鼓”等民俗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是提升泉港石化港口新城文化内涵的重要品牌。但目前大多散落在民间,不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如不尽快将它们整合、加工、包装、提升,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就将萎缩甚至枯竭。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4月,泉港区成立北管音乐协会,目前正从25个民间北管队中挑选优秀人才,组建代表该区最高水平的北管乐团。同时,泉港区还将继续扶持办好北管培训基地,培养和选拔一批新人,适时举办北管音乐会、北管进“三堂”等活动,扩大北管的群众基础。

  此外,考虑到沙格龙舟赛由镇村举办,其规模和影响比较有限,从前年起升格为由区政府主办。“更加正规、安全,有利于扩大影响,打响品牌。”林部长对未来充满信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