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董清华奖状现身丹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5:13 金羊网-羊城晚报

  ■88年前当地谢氏族人获此嘉许

  ■收藏者欲寻文物专家进行鉴定

  本报佛山讯记者姚建国,通讯员张喜洋、游碧坤摄影报道:南海区丹灶镇丹灶村发现一张88年前的北京清华学校的奖状,收藏这张奖状的村民如获珍宝,欲请有关文物专家进
行鉴定。记者昨日见到了这张由时任清华学校代理校长赵国材颁发的奖状。

  奖状似有防伪作用

  记者昨日到丹灶村找到收藏这张奖状的村民冯德成。他向记者展示这张世纪奖状。原来这张奖状有A4纸一般大小,纸质像是铜版纸,由于年代久远,奖状表面已经发黄而且还有不少虫眼。据介绍,那时的奖状叫“奖券”。这张奖券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背景为蓝花底、中间有一行“清华学校奖券”的空心篆体字,看样子具有一定的防伪作用。

  记者看到,奖券全部是手写正楷毛笔字,字迹整洁端庄。内容为:“查学生谢宝添六、七年两学期内敦品勤学并无旷课及过失情事,实堪嘉许,特给此券、以示奖励。此券给高等科学生谢宝添收执。”落款为:代理清华学校校长赵国材、民国七年六月十五日。奖券上面还可见校长及清华学校的大红篆字印章。

  族谱揭开主人面纱

  民国七年,即1918年,距今已88年了。据有关资料记载,1912年10月北京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13年8月,周诒春任清华学校校长,赵国材为副校长。从时间上看,这张奖状的真实性已非常可靠。

  那么获奖者谢宝添为何许人也?为揭开获奖主人公的“面纱”,丹灶村今年73岁的村民谢日成翻开了他保存着的一本谢氏族谱。记者看到这样的记载:谢宝添,是清末丹灶村谢裕昌的次子,从清华学校毕业后由政府遣派美国留学,于美国建密司大学毕业取得政治学博士,后任建密司大学教授、任华府会议随员,于美国公使任职期间身故。当地老人说,谢宝添是丹灶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差点被当垃圾扔掉

  据丹灶村民冯德成回忆,文革时期谢宝添的祖屋“佩瑶家塾”被红卫兵“清四旧”,丢失好多“宝贝”。“那时从屋里抄出好多书籍,看到都心痛!”冯德成说,两年前,谢氏后人在清理祖屋时把这张奖状当垃圾扔了。“我捡到那张奖状,一看,哇!我们丹灶村怎么这么早就有这样的人才!我就用一个塑料袋把它保存好。”冯德成告诉记者,后来他儿子叫他拿出去找文物专家鉴定一下,可是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专家。

  

古董清华奖状现身丹灶

  上图:谢氏族谱记载获奖人

  

古董清华奖状现身丹灶

  上图:北京清华学校的奖状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