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7:42 民族魂网站

  胡伟国

  

  [内容提要]毛泽东在对外开放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些重要思想,但由于主客观的原 因,他这方面的思想没得到成功实践。邓小平在吸取这些思
想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了革新与超越,并在实践中开创了我国对外 开放的新局面。

  考察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会发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精华的吸取,两者 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对当代国 际国内形势的透彻了解和把握,大胆突破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上的局限,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一、关于对外开放的地位: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的思想,并通过对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论述,将对外开放上升为新时期 的基本国策

  经历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洗礼的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知道闭关自守对中国的危害,就懂得现代世界已不是一个 封闭世界的道理,他认定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同世界各国有广泛的联系,取得国际援助,同时对世界做出自己的 贡献,因此他主张对外开放。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但是,因为对对外开放重要性认识不够, 仅把它作为一般的方针政策。因此,形势一有变化,就动摇了对这一政策的坚持和实施。

  邓小平在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对 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一)邓小平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1](p.78)他说:“如 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 落后,愚昧无知。”[1](p.90)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也实行过对外开放,不过那时只能是对前苏联、东欧 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的说没有多大发展。其原因,一是人家封锁我们,迫使我们处在孤立隔绝状态;二是 在“左”的思想的指导下,把闭关自守看成是独立自主,把对外开放看成是崇洋媚外;三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 需要市场竞争,生产不按国际惯例进行,不遵守市场规则,也无法打进国际市场。这种闭关自守的经济体制,不但严重阻碍了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所以,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 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1](p.64)“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p.103)

  (二)邓小平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阐明了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整个世界相互依赖越来越 强,这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有其客观必然性,这里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以及科学技 术进步的推动。商品经济是不断扩大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社会化的生产,商品生产的扩大要求市场的扩大,反之,市 场的扩大才能保证和促进商品生产的扩大,所有这些都决定、要求商品经济必然要不断突破地域和国家的界限,打破封闭走向 开放。因此,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继续开放,更 加开放。

  (三)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上阐明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不是从外面附加 给社会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特性,社会主义要发展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对外开放是大力发展 生产力,赢得比较优势的要求。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要快于资本主义。在中国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我们必须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必须调动 人民的积极性,制定改革和开放的政策,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才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次, 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第三,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开拓两 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一是要立足 于国情,开发中国的资源,开拓国内市场。但中国同时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经济不能离开世界经济孤立地发展,而应从中 国的特点出发,开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建立起一个与世界经济相适应的开放经济。

  正是基于对对外开放的这种历史必然性和客观必要性的认识,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 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他说:“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末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 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1](p.105)

  二、关于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内容: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毛泽东认为,我们应该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 “完全不错,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在《论十大 关系》中又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 西都要学。”毛泽东强调,对外开放的形式应当是多样的。一是与外国通商、做生意,发展对外贸易。二是派人去资本主义国 家学习技术和先进经验。三是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设备,加强经济合作。毛泽东曾多次表示过“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在 不损害中国主权的前提下,“允许外国人来经商、开矿及建立工厂、发展交通或与中国人合作来经营工矿”。[2](p.2 61)

  邓小平也主张“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是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1](p.103)包括西方发达国家 ,它们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都可以拿来为我国的建设服务;苏联和前东欧国家,他们的经济发展和我国的互补性很 强,同他们的合作也有文章可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发展与他们的经贸关系有利于我国扬长 避短,加速发展。主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开放。“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 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1](p.237)“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 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1](p.44)在政治领域,他认为资本主义是腐朽的,但也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譬如资本 主义制度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不论资排辈。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主张要积极谨慎地批判吸收资本主义 发达国家一切有益的东西,如新加坡以严厉的法制手段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及政府官员的廉洁和效率等经验。邓 小平认为对外开放还应勇敢地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不能只满足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只满足于国内市场上的“ 三分天下有其一”,也不能只满足于把国外的东西引进来,还应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甚至搞跨国公司,与洋人一争高下。

  三、关于对外开放的原则: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等重要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早在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要自力更生。[3](p.610)建国后,毛泽东又 多次强调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争取外援。这是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的发展与创造 ,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没有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过多强 调自力更生,影响了对对外开放必要性的认识,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盲目排外,从而影响了我们脱贫致富的进度。邓小平 科学地总结了国内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重要原则。

  首先邓小平丰富了独立自主的内涵,他不仅旗帜鲜明地作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 我们的立足点”的结论,[1](p.3)而且还赋予“独立自主”五个涵义:一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中国的事情要按照 中国的情况来办。”[1](p.3)二是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三是体现本国人民的意愿,不当别国附庸。“任 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1](p.3)四是不当头,不称霸。“ 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1](p.363)五是真正的不结盟,坚决贯彻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次邓小平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更不是搞全盘西化 的科学论断。这一内涵丰富,充满哲理的辩证分析,是对毛泽东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他非常清楚地告诉我 们: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 前提和基础,舍此立足点,对外开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4](p.3 61)但我国的自力更生,是在对外开放中的自力更生,而不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自力更生。另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是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总之,立足于自力更生为主,又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 放,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重要原则,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邓小平关于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思想,直接指导了我国改革开 放的伟大实践,使我国经济建设实现了利用外资,发展自己,取得了历史上最突出的成就。

  在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重要原则的同时,邓小平还强调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两个基本点”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是互相贯通和依存的。 邓小平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不讲四项基本原 则,不可能真正改革开放,只讲四项基本原则,不讲改革开放,不发展生产力,也不可能有富强的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点 ”是互相统一的。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这是邓小平提出的新思想。他指出向外国学习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学习 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也会把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消极的东西 带进来。因此,我们要向全国人民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的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又要批判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动的和丑恶颓废 的东西,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而且这两手都要硬,特别是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 ,决不能手软。要与资本主义的腐蚀和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原则。这是邓小平的新创见。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对外开放,各种错误思想 的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对此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 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判断我们向外国学习得失成败的标准 。

  四、关于对外开放的格局:邓小平超越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浓郁的政治色彩,科学地创建了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毛泽东所主张的对外开放,不仅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且在经 济上的对外开放也仅限于是做生意、接受贷款、进行技术交流等,而不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用新的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为基础,大胆突破,科学地制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采取了由点到线、由南到 北、由东到西逐步发展的方针,创建了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内容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 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1](p.99)这主要指同他们做生意、搞技术合作、合 资经营、技术改造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1](p.99)总之,“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1](p.237)邓小平认为,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 处,可以使我们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二)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历史上的开放模式的研究,又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和经济贸易条件差异悬 殊,不宜同步对外开放的具体国情,决定采取从特区到沿海到沿江沿边再到内地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步骤。1979年4月中央 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首次提出兴办经济特区的思想,在邓小平亲自指导和关心下,80年代初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四个经济特区,这一崭新试验取得了很大成功。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开放除厦门以外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春至1988年又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并且批准海南建省 和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正式批准上海市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沿长江开放一批城市。1992年初,邓小 平南巡,发表了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为主旨的重要谈话。以此为标志,中央决定开放一批有条件的沿边境城镇 和全国内陆各省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加快内陆省、自治区对外开放的步伐。至此,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点)--沿海开 放城市(线)--沿海经济开放区(带)--广大内陆(面)”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三)邓小平明确指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合作都需要发展,“我们要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4](p.221)要实现多渠道、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在对外开放中,首先要更多更好地 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资源和技术,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和形式。其次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规 律的经济手段、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再次通过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在科技、教 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世界各国先进的智力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后要积 极扩大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劳务合作与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国际旅游等,使我国的经济真正走向世界。

  五、关于对外开放的成效:邓小平实现了毛泽东的夙愿,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当时不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一些设想未能全面实施,但这些也为后 继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并亲自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 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一)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额增加,进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据统计,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2 06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超过5000亿美元(货物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上升到第6位。

  (二)利用外资取得重大进展。从1993年起我国连续9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各项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取得显著成绩。20年来,我国累计从国外引进技术二十八万多项。我国现已进 入国际工程承包世界10强行列,受援国已经达到137个。

  (四)外经贸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放开,对国有 大中型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出口经营权实行登记备案制,对达到一定条件的私营生产企业也赋予了进出口经营权 。初步形成了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协调发展的大经贸格局。近几年,我国进口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连续多次大 幅度减低进口关税,2000年平均关税水平已降到167%:非关税措施进一步放宽和规范,进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减少到目 前的35种,同时在出口配额管理中逐步引入了市场化分配机制。

  (五)多、双边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2001年11月我国成功加入WTO,这是我国二十多年对外开 放伟大成功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新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为温州师范学院讲师)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重要著作与思想形成始末.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摘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