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许全兴:毛泽东论孔子正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7:42 民族魂网站

  许全兴

  [摘要]毛泽东指出了孔子“正名”思想的合理性,并借鉴了“正名”的作法,他的有关论述在孔子及中国哲学史的 研究上是前所未有的。

  “正名”是孔子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在1939年2月致张闻天的信中对孔子“正名”思
想的论析,十分精当,为我 们如何正确对待古人的思想提供了范例。

  孔子临终前自认为是哲人。据《礼记·檀弓上》记载:一天早晨,孔子拄着手杖,逍遥于门外,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歌毕入门,当户而坐,长叹曰:“予殆将死也!”从此卧床不起,“七日而没”。《史记·孔 子世家》也有类似记载。孔子确实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人。他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代,世衰道微,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他感到天下无道久矣,痛心疾首,矢志于救世。他的哲学是救世哲学,政治哲学。为了救世,恢复周礼,变“无道”为“有 道”,他四处奔走,栖栖惶惶,提出“正名”的主张。《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学生子路问老师:卫国的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干什么事情?孔子回答: “必也正名乎?”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 措手足。”孔子把“正名”看成是为政的第一要务。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专门写了“正名主义”一章,认为“正名主义,乃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胡适主要 是从政治上论述“正名”,他在评述“正名主义”对后世学术的影响时,虽然也谈到其在“名学上的影响”,称“实是中国名 学的始祖”[1],但他并未从哲学上论及名实关系。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的孔子章中也把“正 名主义”列为一节来写[2]。但他也主要是从政治上讲的,并未涉及哲学上的名实问题。陈伯达在1939年初撰写《孔子 的哲学思想》一文,并送毛泽东审阅。陈在文中先讲孔子的身世、生活的时代和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在转入孔子思想正题时, 他首先讲的是“正名”思想。与胡适、冯友兰不同,陈伯达是辩证唯物论者,他把中国古代的名实问题看成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他是从名与实的关系上去分析孔子的“正名”,并确定孔子哲学的性质。他说:“在孔子 看来,名是第一,'事'(事物)是被名所决定,而不是名被'事'所决定。名 实的关系在这里是被倒置的。孔子把真实的世界变成概念的世界,而且把概念的世界看成不变的世界。”[3]他还指出了孔 子“正名”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实质。他说,孔子把“正名”看成建立和巩固真实封建秩序的基础,其实相反,真正的封建秩序 乃是“正名”的基础;孔子的正名是为肯定和巩固封建秩序服务的。他认为,孔子的哲学与老子不同,是唯心论。

  毛泽东在读了陈伯达的论文后致信张闻天(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为陈伯达的上级领导,是他请毛泽东给陈文提 意见的)。在信中,毛泽东在肯定陈的文章是“好的”的前提下,提出了七点商榷之处,其中第一点就是关于孔子的“正名” 问题。孔子的“正名”是企图用过时的、已崩坏了的周礼来匡正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现实,恢复旧的制度。孔子把名(周礼)看 成是不变的根本,而不是把事(社会现实)看成根本。他不是让“名”去适应社会现实,而是要社会倒退回去以符合“名”。 所以孔子的“正名”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在哲学上是唯心论的。毛泽东赞成陈伯达对孔子“正名”的分析说:“作为哲学的整 个纲领来说是观念论,伯达的指出是对的。”但毛泽东不满足于这一点,不满足于仅仅指出孔子是唯心论的错误。在他看来, 孔子的“正名”中有着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可为我们吸取利用。紧接着他指出:正名,“如果作为哲学的部分,即作为实践 论来说则是对的,这和'没有正确理论就没有正确实践'的意思差不多。如果孔子在'名不 正'上面加了一句:'实不明则名不正',而孔子又是真正承认实为根本的话,那孔子就不 是观念论了,然而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孔子的体系是观念论;但作为片面真理则是对的,一切观念论都有其片面真理,孔子 也是一样。”毛进一步指出了“正名”有其合理性,可为我们借鉴。他说:“'正名'的工作,不但孔 子,我们也在做,孔子是正封建秩序之名,我们是正革命秩序之名,孔子是名为主,我们则是实为主,分别就在这里。”[4 ]实践,做,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即是把观念、理论、方案、图样等“名”,经过实践活动对象 化为“事”的过程,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所以,“正名”作为实践论来讲是对的,它强调了理 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

  毛泽东的分析还告诉我们: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正名”问题上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正名”,而在于在名实关系上是 以实为主,还是以名为主。唯物论主张以实为主,正名先要明实,“实不明则名不正”,实明了,名才能正,名正才能事成, “正名”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唯心论主张以名为主,为根本,不懂得名来之于实,名要随实的发展而发展,不懂得在精神转 化为物质之前,先有一个物质转化为精神的过程,先有一个名要“正”的问题。孔子为“正名”周游列国,其结果却是到处碰 壁,“累累若丧家之犬”,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名不正”,“名”不符合“实”,脱离实际。

  受教条主义的影响,在一段时期里,马克思主义者对唯心论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毛泽东则不同,认为“一切观念论 都有其片面真理”。他从孔子的“正名”进一步论述了观念论(唯心论)的优点和机械唯物论的缺点。他指出:“观念论哲学 有一个长处,就是强调主观能动性,孔子正是这样,所以能引起人的注意与拥护。机械唯物论不能克服观念论,重要原因之一 就在于它忽视主观能动性。”[5]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十分深刻,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的思想完全一 致。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 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 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与中国革命面临着强大的敌人有关。面对强大的敌人,弱小的革命力量若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那就 有被消灭的危险,更谈不到去战胜它。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对 理论的意义和人的自觉能动性均有独到的论述,有力地批判了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正因为毛泽东有来自革命实践的感悟和深 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他才能对孔子“正名”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对唯心论的优点和机械唯物论的缺点作出精当的论析 。诸多的哲学史家无毛泽东那样的实践感悟和理论基础,因而也就写不出毛泽东那样精辟的论断。可以说,毛泽东对“正名” 思想的评述以及由此进而对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论析,这在孔子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上是前所未有的。

  毛泽东在晚年依然十分重视理论的作用,重视“正名”。他提出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其实质也是“正 名”工作。他在肯定的意义上引用《论语》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话。《论语·子路》记载:鲁定公问孔子:“一 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像这样地简单机械,不过有的话若照着去做了,便使 国家兴盛或丧亡。1963年5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讲“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时说到的:“&ap os;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就是说精神变物质。马克思讲无产阶级专政,是一言兴 邦;赫鲁晓夫讲三无世界、全民党、全民国家,是一言丧邦。”毛泽东重视“正名”,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其 出发点无疑是好的,问题是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中国现实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结果导致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 悲剧。这又一次告诉我们,“正名”首先要“实明”,“实明”才能“名正”,“名正”才能“事成”。我们要汲取“正名” 问题上的这一教训。

  陈伯达的论文重点是批判孔子“正名”的唯心论性质及指出其阶级实质,而未说到其长处。毛泽东上述论述是针对陈 文的不足而发的。毛泽东在结束他对“正名”思想的评论时特别提出:“我们对孔子的这方面的长处应该说到。”[6]毛泽 东这句话更明确地告诉我们:对孔子及历史上的一切哲学家的研究,不仅要指出其思想的错误和历史的局限性,而尤其重要的 是要注意发掘和吸收他们思想中正确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和片面的真理,以丰富我们今天的思想,为今天的现实服务。研 究历史,研究他人,批判是必要的,不能拜古,不能崇洋,但批判本身不是目的,从中汲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古为今用,洋 为中用,这才是目的。

  总之,毛泽东对孔子“正名”思想的论析,语言明确,意蕴深刻。他的许多论述,发前人之未发,今天读来仍觉新鲜 ,仍受教益,为我们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许全兴,中共中央党校原研究生院院长,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1]胡适.胡适文集:第6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23,270.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2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66-67.

  [3]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J].解放,1939,(69).

  [4][5][6]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4-145,145,145.

  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1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