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谢新寿:毛泽东读地方志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7:49 民族魂网站

  谢新寿

  

  毛泽东一次在庐山曾和工作人员说过“下轿伊始向志书”的典故,说的是南宋朱熹到南康郡(今江西省星子县)走马 上任,当地属官们轿前迎接。朱熹下轿后开口就问《南康志
》带来没有?搞得大家面面相觑,措手不及。毛泽东借这传说肯定 了朱熹为官重视志书的认识和实践。其实毛泽东本人重视地方志书的认识和实践,是远非朱熹所能比的。

  1929年红军打下江西兴国县城,毛泽东在县图书馆一住下就专心致志读《兴国县志》。在瑞金时,毛泽东拿到一 部八卷集的《兴国县志》,虽残缺一卷,他却如获至宝,连夜阅读。在长征途中,环境恶劣,饥寒劳累,战斗频繁,但他仍不 放弃寻找和阅读地方志书。有一次部队打了大胜仗,夜间宿营时,他问秘书有无战利品?秘书知道他是抽烟的,于是把前方刚 送来的香烟递过去,他连忙摆手说不是这个,搞得秘书疑惑不解。看到秘书的窘境,他笑了:“噢,怪我没讲清楚,我要的是 书,比如州志啦,县志啦什么的。”秘书这时才弄清楚毛泽东指的战利品是地方志书。自此以后,毛泽东每到一处,秘书和工 作人员都为他去找历史、地方志一类的书。以后随着战争的流动转移,地方志搜集得越来越多,他只好抓紧战斗的间隙时间阅 读,读完就忍痛扔下,为的是减轻挑夫的负担。但他的记忆力很强,解放后进了城,仍不忘扔掉的地方志书,和工作人员及下 属谈话时还经常提及地方志书。

  建国后,毛泽东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提倡在全国编修地方志。他多次外出巡视考察,每到一地,总要开出一批书 单,抓紧空闲时间阅读,其中地方志是必不可缺少的。

  由于毛泽东如此重视和认真细读地方志书,所以有时他了解的地方历史和人物风俗甚至比长期在地方工作的同志还多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和认真阅读地方志书,源于他认为地方志书详细记载了地方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物产资源 、历史沿革、风俗民情、文化教育之类的情况,是了解地方情况的百科全书;如果掌握了这些情况,就知道情势,不论是打仗 还是搞建设,就能帮助我们取得胜利和成绩,减少挫折和失误。和干部、工作人员讲话,穿插有关地方志书记载的传说典故, 也可以把气氛搞得生动活泼些,和谐轻松一点,使大家不感到拘束。另外,由于毛泽东运用地方志能“推陈出新”,深入浅出 ,所以也常给人们以启发和教育。

  有人曾统计过,中国传世志书约八千七百余种,十一万余卷,占了全部古籍的十分之一左右。“方志”可谓是“一方 之总览”、“百科全书”,能起到“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史家和有见识的君主官吏都深知“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 国者以志为鉴”之道,所以地方志书都为历代所重视,“盛世修史”、“盛世修志”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摘自:《人民政协报》2003年2月27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