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者"上书"总理力主再行论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2:11 国际在线

  争议背后的纷纷扰扰

  令鲁家果忧心忡忡的,当然还有西线工程面临的地质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等。

  2005年,鲁家果曾向黄委会西线工程某副总请教:工程输水线路、隧洞无法避开北西-南东方向的5条活动性大断裂带,而且几乎都是垂直穿过,怎样解决可能引发的问题?

  对方回答,“我们选址在强烈活动区内的相对弱活动区。”

  “那么一旦发生塌方,将如何处理?”该副总没有回答鲁家果的追问。

  鲁又问,“大坝的安全性如何保证?”

  该副总回答,“我们的大坝是水泥面,弹性更大。而且埋得越深,抗震能力就越强”,并举了一个例子,唐山大地震时,某煤矿的工人们正在地下施工,当时死亡的人就很少。

  据鲁后来咨询其他地质专家,这个解释被训斥为“无稽之谈”。

  谁来协调这些争议?还有多少争议?西线工程何去何从?

  事实上,围绕西线工程的争议不光有来自外部的,还有来自内部的——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委会内部就有人认为,在污水处理和节水、精耕严重滞后情况下,引水增水将扩大危害的负效应。

  然而,在谈英武看来,这一切都很正常。

  “根子出在穷上。西线工程大方向是对的,设计没有问题,国家也经过了严格审查。要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光西线工程,他说,“东线、中线开工时,也是争论不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就好比三峡工程,最后全国人大投票时,还不是有800多张弃权、反对票嘛。”

  与谈英武的洒脱相比,鲁家果则用五个字——“越来越模糊”——表达了自己对西线工程“计划没有变化快”的感受:“水利部2006年‘8·21成都会议’透露西线一二期工程合并,但我注意到,无论是80亿m3的还是90亿m3的方案,都没有为四川输水岷江留出空间啊!而且黄河公司所作的阶段成果报告,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投资预算的说明。”

  这让鲁家果们着实放心不下。

  “用黄委会主任李国英的话说,西线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效益最大的调水工程。”对任何一个建设法人单位来说,鲁家果向记者表示,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工程,都具有极大吸引力,“为保证项目论证及审查的全面、客观、公正,以及决策的民主化、科学性,建议参照三峡工程建设的立项程序”。

  然而,争议背后尘埃远未到落定之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