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 农民工可拿工资白条去告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5:41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据新华社电 最高法院昨天公布司法解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该解释将于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拖欠民工工资案无须仲裁

  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农民工凭工资欠条追讨工资,有的法院是按照劳动争议案件对待的,这就要求必须先经仲裁程序,才能进入诉讼程序。这样一来,处理方式程序相对繁
琐,时间消耗较长,农民工往往难以等待。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到了岁末年尾就会出现讨要高峰,外出务工者急于拿到工钱后返乡过年,长时间的等待容易引发恶性事件。

  针对这一状况,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法院对“扣档案”说不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保证劳动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禁止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件、工资档案、人事档案、社会保险档案。但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违规操作,劳动者为了就业,不敢投诉,直到解除劳动关系时才寄希望于仲裁、诉讼给予解决。还有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以扣押丢弃人事档案、社保档案等手段予以制裁,导致劳动者再就业困难,利益受损。

  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工资争议“过期”也可打官司

  司法解释规定,拖欠工资争议以用人单位“书面拒付通知”作为界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标准,否则以“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作为标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劳动者工伤或者罹患职业病,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