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沙57年大了44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8:27 潇湘晨报

  

长沙57年大了44倍

  四方坪立交桥。二环线工程12年间共完成了跨湘江特大桥2座,跨浏阳河大桥3座,跨捞刀河大桥1座,沿线立交桥24座,高架桥6座。记者 赵尚渝 摄

  8月24日,浏阳河滩头坪工地。一位白发老人在工地上任阳光晒着。施工人员介绍,
他搞了一辈子规划设计,退休又被聘请为芙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总工程师,跑了10年啦。

  老人叫刘寿安,今年72岁。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工建筑专业。在海南岛工作12年后,回到长沙。1984年就担任长沙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49年,长沙城区面积仅为6.7平方公里,现在已经超过300平方公里。长沙城的长大,凝聚了刘寿安太多的心血。

  刘寿安几乎参与了长沙新城所有建设规划设计。城市的变化大都与他相关。连刘老都惊讶地称,“发展得太快了!太美了!”

  上世纪70年代谈不上规划

  记者:您最先感受到的长沙城是个什么样子呢?

  刘寿安:首先要声明,我是岳阳汨罗人。1974年长沙只有70多平方公里,连一条完整的路都没有,最好的韶山路也是破烂、窄小。城市的布局可以用土气来形容。那时稍微像点样子的建筑就只有五一路的湖南剧院、中山路的长沙百货大楼,再没有了。当时有句话,南门到北门,七里零三分,说的就是城市很小。对长沙的理解就是城市狭小,比较落后。

  记者:长沙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发展的?

  刘寿安:长沙的规划很晚,明显落后于其他省会城市。1973年,才成立长沙规划设计院,是我到长沙的前一年才成立的,我进去时工作人员只有30多人。当然,那时的城市太小,根本谈不到规划这个层次。没有规划的城市布局,可以想象是自由任意地成长。

  最早提出长沙环线建设

  记者:您是最初提出“环线建设”的专家。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刘寿安:是我上世纪90年代初提的,但还是要归功于集体智慧。我参加过全国许多城市建设会议,思想比较前卫(大笑)。我觉得城市要扩大,环线是少不了的。环线是连接市中心、新建区及开发区之间的主要交通干道,也是疏导市中心外围交通,减少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负荷与交通干扰的主干道。还可以加速城市规划布局,改善长、株、潭公路交通,加快城乡经济的发展。外地人到了长沙,就笑这个城市没有环线,说除了拉萨没城市环线外,再就是长沙。当然这话有点偏,但至少说明,长沙就是落后了。

  记者:您的想法出来后,遇到了什么阻挠?

  刘寿安:当然遇到了很多意见,最多的就是长沙水系太多,城区及周边有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等,修环线就少不了架桥,成本太高。还有长沙近十年不会发展到那么大的,不非得要环线解决拥挤的现状。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转机呢?

  刘寿安:我是省人大代表,就在1994年省人大会议上,我提交了一份议案提议修建二环线。不过那时提出的线路是以湘江二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为连接点。后来再改成现在的三汊矶大桥为北端环线的连接点。其他的基本准确。很幸运的是,省委、省政府立即批准了方案。由我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环线建设可行性论证。省市领导多次参与讨论,多次到现场察看,项目很快得到实施。

  长沙今后不宜再建环线

  记者:长沙到底要发展到多大?会不会像北京搞上七环八环?

  刘寿安:现在这个标准在2020年前是不会落后的。长沙发展没必要像北京搞那么多环,城市要发展,可以搞“卫星城”,与附近的宁乡、浏阳、望城、株洲、湘潭用高速或快速公路连接。还可以发展轨道交通。如果环线太多,将来建地铁、轻轨成本巨大,再者也会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就业等带来沉重压力。

  本报记者 曾鹏辉 实习生 黄艳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