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海关长城开始修复一期预计08年完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9:12 石家庄日报

  

山海关长城开始修复一期预计08年完成

  核心提示:

  在欢庆的锣鼓和鞭炮声中,山海关古城长城修复工程8月10日在古城靖边楼下正式启动。这项工程,被称为“整个山海关修复工程‘最关键的一年’里最关键的一部分工程”。

  早在今年4月10日,中央领导在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并就山海关长城修复作出重要指示。此后,山海关的保护开发工作开始加速。

  作为第一批国宝文物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山海关长城修复项目总投资71983万元,工程计划分两期进行。一期主要是对关城损毁严重的城墙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预计2008年前完成。二期主要是对老龙头至角山段8公里长城城墙本体进行修复,预计2012年前完成。届时,一条气势雄伟、游走于山海之间的长城巨龙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8月29日,记者专程赴山海关对此事进行采访。

  现场直击

  山海关古城复原紧张进行中

  8月29日午后,几个古建工人在为第一关东边的罗城城墙修复做着准备。烈日下,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在游客光顾不到的地方,他们正在为山海关城墙6000延长米修复项目加班工作。

  这项于8月10日开工的工程,是山海关长城保护修复的一部分,总投资3.1亿元,主要是对关城损毁严重的城墙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包括长城本体修复、长城附属建筑物修复,城台加固和关城城墙内侧保护整饬等工程,2008年完工。

  而在山海关古城内,同样的工程也在进行,只不过变白天工作为夜间施工,为的是不影响游客——整个山海关正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变动,修城、复原、再现山海关。

  而为了再现山海关,改善古城内居民落后的生活条件,当地正在中央、省市的支持下,投入巨资改造这座已有600年历史的古城。“今年是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非常关键的一年,主要启动实施了6000延长米的古城长城修复项目和计划总投资13亿元的‘999’工程,即招商引资项目9项,投资11.23亿元;续建项目9项,投资7570万元;文物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项,投资1.32亿元。”山海关区宣传部副部长王艳霞说。目前,各个项目正在顺利展开,整个山海关古城都沉浸在躁动而热烈的气氛中:6000延长米的古城长城修复项目已经开工,总投资4.5亿元的古城四条大街街景整治工程在7月29日开工建设,环古城景观保护带工程已经开工,为安置古城内外迁居民,总投资1.5亿元的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已近尾声……

  而在此前的3年内,山海关古城已经完成投资8.3亿元,实施古城保护开发项目31项。如此,山海关的总体投资将达20多亿元。

  深度背景

  李长春视察并做出重要指示

  “山海关古城再也经不起耽搁了。”郭泽民说。这位老文物工作者回忆起几年前中央领导和省领导到山海关视察时的情景:“站在天下第一关向城内和城东的罗城望,已经解放50多年的不少原住民还住在低矮、拥挤、乱搭乱建的平房内,而且古城的风貌除了部分景点外,大部分破旧不堪,与第一批国宝文物的身份极不相符。2003年,省委书记白克明说过‘中央首长和游客每年都到秦皇岛,到山海关,看到古城多年来破破烂烂的样子,就感到非常痛心。如果我们不加紧改造,一是辜负了中央领导的期望,二是愧对祖先,三是对不起百姓。’”

  由此,作为保护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正式启动。

  今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了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并就山海关长城修复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完成环古城6000延长米城墙的修复,山海关古城要以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展示在世人面前。18天后,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五部委联合赴山海关现场办公,就山海关长城修复项目进行论证。5月12日,河北省政府召开山海关长城修复专题会议,并筹款3000万元作为长城修复项目拆迁安置启动资金。

  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友说,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古城拆迁。

  按照规划,城内51%%的建筑都需要拆迁。山海关区委、区政府为此出台了拆迁安置方案,并对弱势群体予以特殊优惠:特困居民实行拆一还一的同时,不足35平方米的差额面积部分由政府投入,并按照廉租房标准缴纳房租。

  其次就是古城的复建,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不仅要求古城的保护开发者们要具备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而且充分挑战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追根溯源

  消极保护让600年古城不堪重负

  “那些,那些,还有那些,是居民搭建房屋和窝棚时在城墙上留下的痕迹。”51岁的出租车司机刘悦师傅指着城墙上碗口大的窟窿说。“心疼啊,山海关的经济支柱之一是旅游,城、关不存在了,人们还来这里干什么。”刘师傅说的窟窿位于南城墙上,由于102国道改走山海关城外,距离国道10多米的外城墙边的住户被迁移,虽然现在城墙边都绿化了,但碗口大的窟窿看上去仍旧是那么的扎眼。

  “比起城墙内侧,这些就不算什么了,城墙内侧人为损毁更加严重。”刘师傅说。

  走进山海关西城和西南城根胡同,最引人关注的是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茅厕、猪圈和鸡窝,由于城墙根下不见阳光,不适合建住房,城墙根成了茅厕、猪圈和鸡窝约定俗成的场地。这些依城墙而搭建的小建筑,有的还就地取材,在一家的茅厕墙上,依稀可见的是青灰色的城墙砖。

  数百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把城墙当成了他们家的一部分。从城墙上取些土和砖块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当地文物专家、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公司文保部经理郭泽民说。“古城墙结构为内夯土外包砖,建成时有七八米宽,但由于岁月的侵蚀,加上近百年来各种不停息的人为损害,好多地方的城墙只剩下了外面的一层墙皮。有些城墙已经岌岌可危,文保部门不得不设警示牌告诉人们不得靠近,因为有坍塌的可能。”

  据山海关文物部门提供的资料,关城4600延长米的城墙损毁严重的达3300米,古墙内侧全部或部分坍塌的已达50%%;城内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古城内房屋破损严重,私搭乱建严重,危房和与古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占60%%。

  郭泽民说,多年来消极的保护方式,使得古城内众多的文物古迹不堪重负,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再经不起后人这么折腾了。

   古城内51%的原住民将搬进新居

  “开发之前已经经过了详细的规划,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地段采取不同的措施,是在抢救的同时尽量恢复。”郭泽民说。

  据郭泽民介绍,早在1985年,有中国“古城卫士”之称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周俭教授,受山海关区的委托,就为山海关19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作了总体规划;18年后,这两位教授再次参与山海关古城的保护开发规划设计。郭泽民说,在中国,南有丽江古城,中有平遥古城,北有山海关古城,它们各具特色,遥相呼应,但在整体形象上,山海关古城已经落后于另两个,因为保护性开发太晚了。

  按照规划中“钟楼为心,四面打开,先建东西,再建南北”的开发思路,山海关首先启动了拆迁工程。拆除古城特别是东罗城内破烂不堪的民居,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同时启动占地1950多亩的居民新区建设。另外,还将外迁城内的17家行政机关和6家企业,在城外新建、扩建8所学校和幼儿园。

  山海关区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张二林说,国庆节前后,区党政机关将搬进新建的行政中心,这也是对办公条件的一种改善,但是交通就和现在有了很大的差别,古城内没有大道,进出单位要拐很多弯。

  已经搬迁到新居的刘庆海此前住在东罗城大井东胡同一间不足22平方米的旧屋里,“大白天进屋就得点灯”的房子现在已经换成了西河家园一期一套68平方米的楼房。

  按照规划,古城内51%的原住民将搬进新居,而另49%%住在有保留价值的民居内的人,其居住条件也将得到大大的改善。

  “供热、供气、上下水、强弱电等统一铺设,老四合院和有保留价值的民居将得到修缮,还将建一批新四合院,住在其中的原住民将享受到‘一朝踏入古城,一觉梦醒千年’的感觉。”

  【相关链接】

  山海关

  山海关是中国第一批国宝文物,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城池较完整,街巷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方格网状布局。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遗存中皆属罕见。

  【前景展望】

  2008年"如旧"山海关将面世

  站在古城最高处的钟鼓楼处向西看,几座牌楼已经重新出现在了它们明朝时的位置上,望洋楼、迎恩楼也已复建,为了让抗美援朝归国入关的志愿军“喀秋莎大炮”顺利通行而拆除的钟鼓楼,现在也可以继续为古城晨钟暮鼓。山海关区宣传部副部长王艳霞在最近向外投稿时写道,新山海关古城已经旧貌初现。

  郭泽民拿出一张山海关古城复原效果图说,山海关本来就是一只凤凰啊,老龙头是她的头,东西罗城是她的两翼,古城是她的身,而绵延不断的燕山,正是她绚丽多彩的尾翼。

  指点着效果图,郭泽民勾勒出一幅复原后的古城的大致轮廓。东罗城在明代就是戍边军人及家眷生活、居住的屯兵城。将来这里要再现明代城市景象,为明城历史主题体验区;古城内分为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四合院商住区。全部保护开发工作完成后,游客会欣赏到一个完整再现的明代包括部分清代的古城。那时,游客在城里访古探幽时,身着古代服饰的店小二,剃头匠的吆喝声都会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山海关是什么?它是最好的长城博物馆。山海关在哪里?还在心里,正一步一步地显出原本面目。郭泽民说。2008年,一个“修旧如旧”的山海关将整体面世,而我们的再造和努力,只不过是将它的原本再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