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史界三代人的梦将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0:00 东南早报

  《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

  早报讯(记者李岚)昨日,在泉州市区芳草园的崇正书院玉笋堂,《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出版方针、编辑校点原则及近期工作。该委员会的执行副主任、原副市长周民主持了会议。

  委员会成立圆泉州文史界三代人的梦

  周民首先作了发言。他说,《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的成立,标志泉州文史界人士三代人的夙愿将要在今后几年内经过艰苦努力实现。周民介绍说,早在1945年2月,泉州一度有“晋江文献委员会”的组织,前清进士吴增、林骚,举人曾遒,廪生苏大山和庄为玑、陈盛明等社会知名人士为委员。成立后进行了征、捐、抄、购文献资料活动。这次《泉州文库》备考书目,就参考了他们当年的研究成果。后来经费不继,与事者心灰意冷,也就不了了之。而当时收集到的一些珍贵古籍和抄本,在随后不久的一场洪水中被损坏,又经过“文革”劫难,所存无几。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泉州地方文史界人士,如陈泗东、陈存广、傅金星等,再次发起,开展研究“泉州学”,并计划编辑“泉州地方文献丛书”,也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浅尝辄止。

  去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整理出版《泉州文库》,郑道溪书记、朱明市长专门作了批示。今年潘燕燕副市长召开政府专题会议,形成纪要。现在委员会终于正式宣告成立。这个过程漫长点,整整历经60年,因此,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说是完成了泉州文史界三代人的夙愿。

  委员会工作今年先邀集专家研讨,明年出书

  与会的委员们相继对委员会今后的工作,以及点校具体古籍文献中会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85岁的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祥耀还特别提出,《泉州文库》的出版,内容将涉及历史、军事、文化、艺术和地理等方方面面,而术业有专攻,为了《泉州文库》的权威性与学术性,在具体点校自唐贞元至清朝乾隆近千年间的泉人的重要著作时,除了立足本地外,还要邀请国内的一些专家参与点校。

  委员会已整理出了《泉州文库备考书目》263家613种,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广泛征集意见,拾遗补阙,避免遗珠之憾。

  委员们在发言中都认为,《泉州文库》的整理出版,头绪多,困难大,历时久,征文考献,人力、财力、心力要付出很多,但只要有了充分的准备与计划,总有胜利完成的一天。而今年还有四个月,要先邀集专家研讨,确定编辑凡例、出版书目与先后顺序,力争明年可以出版第一部分书籍。

  《泉州文库》既面向研究者,也面向普通读者

  在会上,有委员提出,为了保持古籍的原汁原味,可以直接将古籍影印。

  对此,委员们在讨论中认为,对于珍稀版本,这不失为一种保存文献的好办法。但《泉州文库》的出版,在具有严谨性、学术性的同时,还应具有普及性,顾及到今日读者的接受程度。古籍没有断句,阅读上将是一大拦路虎,因此,《泉州文库》的出版原则,还是以点校本为主。

  据悉,委员会将在本月召开专家论证会,届时将会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泉,对即将整理出版的书目进行研讨,再次筛选与补充,以便能整理出版最能反映泉州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系列精品书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