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民买药每年多掏百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2:54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李雅 章微

  本报讯 昨日各大媒体报道,非处方药可能退出医保目录。看到这一消息后,70岁的福州王依伯就向本报反映,若此政实行,将严重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用药。

  目前,非处方药是否退出医保目录,尚处于讨论阶段。不过,专家预计,如果正式
实施,医保部门也会出台相应管理措施,充分考虑参保人员的经济承受能力,维护参保人员正当权益,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市民今后选药

  可能不便

  王依伯享受的是福州市医保,平时家人有发烧、感冒等小毛病时,都是到药店自己买药,医保卡用得最多的就是非处方药的开支。“医保卡要是不能买非处方药,自个儿一年得多掏百元以上。”他说。

  他说,非处方药如不能报销,为减少自行支付的比例,可能会优先选择医保目录里的处方药。如此一来,自己不得不到医院挂号、排队开药,麻烦得多。

  王依伯说,医保个人账户本就是看小病的,不能用来支付常用的非处方药,往里头存钱何用。

  福州一些医保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处方药不能报销后,对选药造成不方便。

  新政如执行

  药店客源将流失

  “非处方药退出医保,那药店卖什么?”惠好医药副总经理吴文东称,以惠好为例,目前在福州市的60多家分店中有14家参加了省或市级的医保。在通常情况,医保药店有20%~30%的销售收入来源于医保用药,因为医保卡不能在药店买处方药,因此,医保非处方药占药店经营较大一块比例。

  如果非处方药退出医保,这就意味着医保定点也没太大作用。那么,药店10%的客流,可能重返医院,吴文东称,非处方药退出医保政策如出台,那么同时应该有相关配套政策,来均衡各方利益,比如药店的医保目录改为处方药等等。

  新政如执行,制药企业将有何影响?一家药厂的负责人称,从药品消费终端来看,医院占了8成比例,而进医保的药品销量,往往高于其他的非医保药品。如果非处方药退出医保,那么这些药品将失去很大一块市场。尽管政策正在酝酿,但厂家还是感受到危机,甚至会出现药厂对非处方药失去兴趣的可能。

  □部门解读

  集中有限医保基金保大病重病

  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副主任郑庆华介绍说,目前执行的国家医保目录为2004年版,共列入药品2077种,其中非处方药(OTC)519种,我省在此基础上还有所增加。非处方药品一般是疗效明确、安全性高,且较为便宜的常用药,如治疗感冒、发烧、胃肠道不适等小伤小病治疗用药,患者可自己判断,自己购买使用。假若不被列入医保目录,老百姓最常用的那部分药品,可能要自己埋单,个人负担会因此而有所增加,但不会影响非处方药的正常使用。

  据了解,医保的鼻祖———德国早先的医保范围十分广泛,上到药费、手术费,下到交通费、误工费都能从医保报销,但因为保障范围过大,保障水平过高,就连德国经济这么发达的国家也无力承担,在2004年的时候德国的非处方药也退出了医保目录,原则上全部由个人负担。而日本也是如此,在日本柜台用药要个人自费购买。

  郑主任认为,如今在讨论要把非处方药退出医保,可能是为了节省医保资源,集中有限的医保基金保大病、保重病,这跟我国医保原则和精神也是相符合的。

  郑主任进一步解释说,我国医保费用是以收定支,自求平衡,保费总量是有限的,保障能力也是有限的,非处方药如不能报销了,这样就能把有限的保费集中用于保障大病、重病,提高大病、重病的保障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公民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立。

  而非处方药由于是治疗日常小伤小病用药,价格相对便宜些,个人承担能力也会强些。不过这一改革还处于研讨阶段,如果正式实施,医保部门也会出台相应管理措施,充分考虑参保人员经济承受能力,维护参保人员正当权益,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