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将加强对非中共人士的培养任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3:2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中共中央7月召开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最近,中央又作出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意见,新华社记者就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若干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人。

  意义 胡锦涛讲话是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行动纲领

  问: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这次会议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主要是立足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6年的实践,着眼未来15年的前景,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从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新世纪新阶段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一系列重大理论政策,提出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和作用,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我国重大的社会政治关系,并对加强和改善党对统战工作领导提出了要求。讲话赋予了统一战线新的时代内涵,具有深刻的理论性、丰富的思想性和重要的指导性,是加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

  问:请您谈谈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答: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对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进一步作了深刻阐述,集中体现在“四个必然要求”和“三项重要任务”上。即: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

  措施 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广泛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问:统一战线在协调和处理重大政治社会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作用?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如何为这一战略任务服务,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次会议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特别是胡锦涛同志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五个方面,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既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也是统一战线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

  问: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是这次会议的一个亮点。请问会议在这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目前全国私营企业450万家,投资人1100万,自由职业者1000万人左右。这次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理论和政策,明确了“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20字工作方针,强调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提出要坚持以社团为纽带、社区为依托、网络为媒介、活动为抓手,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

  部署 我国将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任用

  问:这次会议在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方面有哪些新的精神?

  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外代表人物的新老交替,实现统一战线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次会议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了全面阐述和部署,明确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原则和总体要求,提出以增强素质和提高能力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努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提出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党外代表人士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

  问:这次会议在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答:这次会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做到带头学习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最近,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事关统一战线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组织,精心部署,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通过培训班、研究班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