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找破解大都会“摊大饼”的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07:59 潇湘晨报

  快速环线建设是城市向现代都会进发的标志之一,但快速环线也并不是万能的。现代都会北京快速环线的建设并没有解决北京的堵车问题,相反这种一环扣一环“摊大饼”的建设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不堪重负的“烦恼”。有没有一种路径可以解决现代城市病?记者与“多元化城市区域中心”理论提出者王受之教授在深圳进行了交流。“‘多元化城市区域中心’的建设,是破解大都会‘摊大饼’的有效路径。”王受之的观点,对区域中心城市长沙来说,具有“未来、必然”的参照意义。

  记者:怎样理解你的“多元化城市区域中心”理论?

  王受之:“多元化城市区域中心”理论,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城市主义,就是以城市化为代表的迁移运动。工业、商业、居住、办公功能都往城市中心集中,随之造成城市中心的高度繁荣,以及带来交通拥塞,居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第二个阶段是郊居主义,就是从城市外迁,向郊区发展,这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密度过大的问题,但郊居主义实际上还是围绕城市中心来进行的。

  第三个发展阶段就是“多元化区域中心”,简单的说就是使外部城市或者卫星城也具备中心城市的完整配套功能,我们称之为“区域城”或“区域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交通堵塞、大气污染等。

  记者:在中国大都会中,上海与北京的做法有何差异,你更认同哪个城市的做法?

  王受之:与北京相比,上海在这方面要先进很多,上海市提出的“一城九镇”实质上是“多元化区域中心”思想的某种体现。从上海目前的分布格局来看,除了浦西之外,还建了松江新城、陆家嘴等多个区域中心,因此未来通过立交、高速路、高架桥等多种交通方式将各个区域中心连接后,上海会逐渐向发达的多区域中心城市,比如洛杉矶这个方向发展。

  “多元化区域中心”的包容性比较大,它把城市的多个功能分解后放在多中心区域城里面,就减轻了中心城市单一中心不堪承载的负担,这种城市发展形态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文脉的形成和城市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好处。本报记者 聂世威

  王受之:1946年生于广州,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学院理论系和研究生院教授,著作有《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等。近年来,其学术研究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实践,颇具建设性意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