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法律与艺术的协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09:52 法制早报

  ——读《影像中的司法》有感

  □孟 遥

  法治社会的变迁,不经意地被电影记录了下来。黑暗的房间,放映机缓缓的转动,幕布上跳动的影像让我们仿佛坐上 时间快车走进了别人的生活:公平、正义、丑陋、邪恶、
宿命、复仇……人性与社会中的法的元素在这里还原。观众们对电影 发出一声声感慨的同时也会对法律有一些认识。作为在法治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每个人都会对“法律”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 比如对于电视上“今日说法”之类的节目,有的人不屑一顾拿起遥控器匆匆换台,有的人喜欢看惊险刺激的办案过程,有的人 看完节目后则热衷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同样是节目之后的评论,有些人就案论案,单纯靠生活经验评价某个案子判决的公平 与否,有些人透过个案能够准确洞察法律现象背后的法律问题,甚至能分析出那些法律问题产生的种种原因。当然,达到最后 一种境界的人必定是个法律方面的高手,因为唯有经过苦心修炼的人才会有如此洞察力,才会做出如此深邃之分析。

  西南政法大学徐昕教授素以眼光独到为法学界知晓。身为法学家,他不是就法论法,而是长期关注社会,研究行动中 的法律。这次,他看到了电影中的法律元素。中国电影百年之际,他组织一班法学高手评论电影中的法律问题并出版《影像中 的司法》一书。

  作者可能担心“东施效颦”的故事再一次被我们当今的社会重演,很多评论都是站在中西方法律制度与文化对比的角 度进行思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西方的法治正在被我们当作榜样并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然而它真的完美无缺吗?就算 是完美,它也能继续在我们国家完美下去吗?西方艺术家并没有否定法律,更多的是在探讨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法律制度以适应 社会的发展,所以他们偏爱法庭审理过程的正当化、律师的社会责任、未来的法律秩序之类的主题(见关于《失控的陪审团》 、《少数派报告》、《魔鬼代言人》等的影评)。而中国社会,法律现代化的过程过于强调以西方的法律模式作为参照标准而 忽视了社会的本土资源。所以艺术家们困惑:为什么我们的法律与社会生活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为什么我们总是陷入“人治 ”的宿命?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能明显觉察到熟人社会的场景,也依稀可以感触到传统社会的礼法秩序的影子。(见《大红 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刮痧》等的影评)。其实法律在任何社会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诉讼爆炸,西 方开始转向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同时正在尽量减少律师的介入。难道是上帝嘲弄了我们?西方社会当前希望拥有的正是我 们正千方百计想要剔除的。跟在他们后面走了一段路之后,突然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地。

  生活在中国社会,作者对中国社会中的法律运作当然是感同身受,法律的适用就像发生了排斥反应一样难于融入中国 社会,这一点在法官身上体现最为突出。两篇《法官老张轶事》的评论中,作者集中讨论了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一方面,法 律要求中立的法官追求法律上的真实,按照法律标准审理案件;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好法官的任务是努力使判决达到令人满 意的程度,不仅要双方当事人满意,还要让领导满意,让社会公众满意。这样看来,调解制度更应该说是中国法官们在法律适 用的过程中将法律规范嫁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艺术,是国家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展示其权力的艺术。

  苏力教授曾经在法学界当中发问:“什么是你的贡献?”难道法学家们的追求就是打造出一个在逻辑上完美无缺的法 律大厦吗?疑问之后的反思总会让人更加清醒并带来思想上的火花,一些学者开始转向现实生活,法社会学方法的乡土气息给 法学界带来了一股清新。徐昕教授似乎走得更远,他试图摆脱规范法学不可避免的目光狭隘的问题,大胆地以人类学、社会学 、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法律。他的博士论文《论私力救济》中,一个民间收债的真实案例纳入了他的视野。仅仅一个事件,我们 就能透过他精致的分析感受到事件背后的各种力量的作用。法律始终无法脱离社会生活,传统法学关注的是立法,而现在,法 学视角被大大拓宽,执法、司法也被纳入了研究范畴。对于幼稚的中国法学来说,这不能不算是一种里程碑式的进步。

  新作《影像中的司法》保持了徐昕教授一贯的风格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文艺气息。从某种程度讲,这部影评集可以 看作是由爱看电影的法律人与关注法律的电影人共同演出的协奏曲。创作电影的人都是感情丰富的人,而研究法律的人都极其 推崇纯理性的研究方法,他们号召全体人类“thinkinglikealawyer” 。看似水火不容的两种思维方式 在这里却找到了交点。沉闷的法学,来点儿浪漫;凌乱的文艺,加些严肃,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