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教师26载情系贫困生 老教师26年捐款6万余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0:17 燕赵都市报

  新闻前言:昨天,一个晴朗的秋日,我们来到了唐山市玉田县亮甲店镇一户农家庭院,青青的棉桃蓬勃生长,翠绿的豆秧垂下沉甸甸的果实,75岁的老教师刘贺福从中间小径上蹒跚走来,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帮助了90名贫困学生,而从80年代到现在他共捐出了6万多元。

  26年前开始资助贫困学生

  1980年冬天的一天清晨,时任代官屯小学校长的刘贺福,在学生出操时,看到一个学生只穿了一件单衣,在冷风中冻得直打哆嗦。刘贺福把他叫到办公室,这位叫牛二华的学生告诉他,父亲有重病,母亲、哥哥和姐姐都没有劳动能力,家里经济很困难。于是刘贺福让老伴给牛二华做了棉衣,并包下了他的学费、书费和文具费。“当时也没有什么想法,就是觉得这个学生值得同情,想帮帮他。当老师的天天接触学生,看到学生这么可怜,自己怎么忍心呢?”刘贺福对记者说。

  1982年刘贺福调到亮甲店中学任课毕业班,考上大学的学生来看望他的时候,有一些学生流露出辍学的念头,于是他就拿出10块8块的钱来资助他们。刘贺福说:“当时上大学花费很少,国家还有补助,学生每月消费也就差8块10块的。我当时每月挣40多块钱,一年拿出100块来就能资助一个学生。”到目前为止,刘贺福已捐助了90多名困难学生。记者在刘贺福家里看到了很多份他和被捐助学生签订的协议,里面他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不能辍学。上东北大学后又攻读了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包头工作的王艳丽就是和他签协议的一个,在中学的时候,有一次王艳丽买了两毛钱的菜,被刘贺福看到了,一询问才知道王艳丽家庭困难,买不起整份的菜,于是刘贺福及时伸出了援手,后来王艳丽考上了东北大学,刘贺福又帮助她完成学业。

  爱心使者搭爱心桥

  2001年,刘贺福生病住进了医院,病中他最担心的就是他对7名学生的资助可能中断,影响他们的学业。刘贺福说由于生病他自己也花了很多钱,当年就没攒下钱,生怕耽误了他捐助学生的功课。受其影响,刘贺福身边献爱心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有很多人知道他的事迹,纷纷带钱赶来,支援他继续捐助学生,完成了感人的爱心接力。于是刘贺福老人又承当了一个新角色———爱心使者。他成了一座连接资助者与被资助者的桥梁。他把学生家长和学生请到自己家里来,跟他们说谁想资助他们,嘱咐学生好好学习,善待爱心莫乱花钱,也告诉家长们专款专用。同时他也把学生的信息详细传递给四面八方的资助者。记者在老人家里看到,好几张纸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捐助者的人名、联系方式以及救助对象的信息。

  其实早在1990年,刘贺福就和老伴、儿子、女儿、儿媳拿出了1万元作为助学基金,用其产生的利息资助学生,目前已资助了很多人。刘贺福说他现在老了,身上有好多疾病,目前工资也只有1000多元,他自己的能力很有限的。如果带动大家都做这件事情,就能让更多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来世还要当老师

  刘贺福老人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中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感到了快乐。“老师能教书育人,把知识教给学生,使他们具备生存的技能,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事业。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刘贺福说,是老师这个职业让他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孩子,“我捐助孩子,不图别的,孩子们好好学习,有个好前程,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事了。如果有来世的话,我还要当老师,还要帮助学生。”

  今年3月,刘贺福老人住院时,他的一位70多岁的学生拿去毯子让他取暖,这令老人很感动。

  老人喜欢看信,并且把学生写来的信都保存起来,闲暇时看看这些信是他的一大乐事。“一看到学生们给我邮来的2000多封信、750多张贺卡,还有那么多学生来看我,逢年过节有那么多电话,我就很高兴。”刘贺福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信越来越少,以前每年来探望的学生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也有不来的了。这让老人有点失落。“我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我资助过的学生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二是希望他们有时间看看我,我现在生活很单调很孤寂。”老人说。

  编后

  6万元,听起来数目似乎并不大,但对一个浑身是病的清贫老师来讲,对一项坚持了26年的事业来讲,这笔钱的意义已远超出了数字的概念。刘贺福老人的行为让人肃然起敬。

  教师节即将来临,向教师这个职业致敬!

  在您的周围是否还有同样可敬的教师打动过您的心,请您起电话给我们讲讲教师的感人故事。联系电话0315-234000

  (本报记者:闫万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