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古城逢盛会 滨海锦州展新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1:19 锦州日报

  9月3日,省十运会在锦州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无疑,这是一场成功的盛会,为此,300多万锦州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准备、巨大的投入和百倍的热情。

  无疑,这也是一次收获的盛会,不仅是我市体育健儿在十运赛场上佳绩频传,更重
要的是锦州悠远的文化历史得以挖掘,城市名片得以打造,锦州形象得以清晰,管理得以提高,工作得以促进,人心得以凝聚,锦州人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得以提升。

  总之,通过这次十运会的考验和洗礼,滨海新锦州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锦州是一个既具有古城风韵,又具有现代文明的一个现代化的滨海城市。作为辽宁省第一个“逢十”的运动会,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连续9天在锦州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媒体以及省内外来宾,对锦州靓丽的城市风貌、快捷的交通和文明的东道主风范都给予了较高的好评。

  9天的盛会,锦州人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

  可以肯定地说,省十运会在锦州召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作为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名城和滨海城市,市委、市政府从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改善老百姓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的角度做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老百姓得到真切的实惠。最直观的就是锦州市容市貌的改观。两年多以来,市民都亲身感受到,锦州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渤海大道的贯通,让锦州人民感受到了海风扑面的温馨;凌南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如火如荼,渤海大学、锦州市图书馆、实验学校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老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对大街小巷进行根本性的整修……为使锦州的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开展了城市环境的专项治理,从南到北,对城市的出入口,马路市场等进行全方位的整治,使过去在城市建设管理当中的一些顽症得到了解决。自8月25日以来,每天清晨5时到晚上10时,2000多名身着橘黄色环卫工作服的城市美容师冒着高温,挥汗如雨,确保清扫、保洁、清运达到规定标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现有基础上,锦州在这次十运会前后,强化了规划意识、精品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我们的城市打下了基础。作为整体开发锦州湾和“五点一线”战略的重要一点,锦州的综合竞争力有了新的增强。

  十运会的召开,给了我们一种精神动力。市民素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营口女运动员手表掉入河里,好心市民帮助打捞,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大家的自尊心、自信心更强了,这是锦州今后发展的一种厚重的动力源泉。

  十运会,是四年一届的省级运动会,是一次对全省体育水平的检阅,是一个地区最高水准的综合性运动会。它对拉动锦州旅游、交通、商业、餐饮等相关行业发展,提高城市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众所周知,锦州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科教文卫也比较发达,地理交通优势明显,还有丰富的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胜迹,这次十运会将体育产业和我市的交通、旅游、商贸、通信、文化、体育用品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使潜在的资源转变为现实的财富,可以说是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十运会,是锦州市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赛事。省十运会共设25个项目的比赛,是历届省运会设项最多的一次,参加十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和各地嘉宾也堪称历届之最。如此多的比赛项目和参赛观赛人数,对我市的组织接待能力是一次重大考验,也对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夺取了市容市貌、精神风貌和组织接待“三块金牌”。十运会家喻户晓,形成全市一心,全民办赛,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代表新锦州的浓厚氛围。

  这次十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检验了我们的宣传队伍和宣传水平。锦州日报、锦州晚报、辽西商报、锦州电视台、锦州电台的宣传可称得上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大兵团作战,体现了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突出各阶段重点、不断营造新热点、逐浪推进等显著特点。同时,利用承办十运会提供的巨大宣传资源,借助体育平台,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宣传锦州,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十运会,也更好地了解锦州。

  十运会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影响是长远的,十运经济,是体育产业、建筑产业、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与十运会有关的各种服务业的共同发展。这里的每项产业,都充满着无限的商机。用发展的眼光看,并不能单纯用多少钱来衡量,产业结构调整到位、经济良性循环将促进全市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因此,把十运经济定性为发展滨海新锦州的催化剂也并不为过。

  十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活力的、开放的、和谐的”新锦州。我们应凭借十运会成功举办的东风,十运会带来的喜悦和新面貌,十运会凝聚起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更新更大的“战役”中。十运会的圣火虽已熄灭,但它却点燃了更多的火炬,这是光明的火、希望的火、胜利的火,我们将高举火炬,继续前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