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扶贫中国行专题 > 正文

国际奖候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2:06 中国扶贫基金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致力于促进人类发展,赋予女性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联合国的 发展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利用其丰富的国际经验,帮助中国寻求应对发展挑战的解决之道。通过建立伙伴关系和不断创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注重削减贫困、加强法治、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防治艾滋病,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公平的小 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作为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机构,开发计划署为联合国各驻华机构间的合作提供运作方面的支持。通过联合协调机制, 联合国国别工作组帮助中国应对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样,联合国国别工作组还努力将在中国获取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 推广到其它的发展中国家。机构间的合作使联合国能够协调各机构的实践领域和专业知识,从而制订更有效、更全面的创新性 解决方案。

  开发署自79年初开始在中国从事发展项目,在1979-2005年间共运作了超过600个项目,项目资金累计 达到8.73亿美元,其中包括向中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及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有1.07亿美元用于扶贫活动。在所从 事的项目中,涉及扶贫、农业、环保与能源、社会发展、体制改革等多个领域。在扶贫方面,开发署致力于帮助发展针对贫困 的非收入性战略和贫困多元系统监控战略,所推广的小额信贷项目在城乡各地处于领先地位。在深化改革和执政能力建设方面 ,开发署致力于公共管理改革中的政策改变并为扶贫相关财政改革创造基础。通过项目的成功实施,培训了数以万计的管理人 员和科技人才,聘请了大批国外专家来华从事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与经济发展。在环境能源持续性和艾滋 病控制方面,开发署的项目提高了其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框架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执行能力并使其符合国际社会的要求。

  当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国别援助方案涵盖2006至2010年,项目总金额预计为2.8亿美元。其中用 于扶贫和千年发展目标约为9000万美元。根据中国不断变化的发展情况,新时期的国别项目期望:逐渐将以往覆盖多领域 的项目转化为一些旗舰项目,确保协作优势和发展影响最大化;以知识为本着重于均衡发展;关注社会上出现的新挑战,着重 于解决性别不平等、弱势群体和艾滋病问题;促进合作伙伴之间更有力的合作,如联合国、政府和私营部门;通过与邻国和南 南合作建立双赢合作关系,支持中国进一步与国际社会一体化。根据上述原则以及联合国驻华系统在中国发展援助框架,开发 署的项目援助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减少贫困;(2)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能源;(3)防止 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

  中国正在以全新的视角努力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各地区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人与自 然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些原则也反映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下列核心项目为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支持:

  -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的先进领导力发展

  -支持利于减贫的财税改革

  -支持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西藏扶贫和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和发展

  联合国开发署的援助着重于开发创新手段,帮助提升各省和地区的成果。小康项目帮助政府制定政策,以减少发展中 的不平衡,并支持十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先进领导力发展项目迄今为止已经有120名省部级官员参加,该项目不仅提供 了国际学习机会,以强化他们理解如何通过政策和项目提高平衡发展目标的潜在策略,还介绍了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相关国际成功实践和经验。该项目计划在四年的时间里覆盖900名高层领导。

  开发署的支持还包括了探索创新识别和政策选择的试点。提升公众对千年发展目标和小康的认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持 领域。特别受到项目重视的是妇女、流动人口、少数民族和农民,以使他们有平等的机会享受社会服务和扶贫支持。在西藏启 动的新项目是帮助少数民族自治区探索平衡发展和扶贫的一个重要成就。

  为了支持政府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中国正在加快进行法制、尊重人权、有效的社会服务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工作 。考虑到治理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的重要性,开发署正在增强对于建设小康社会治理方面的支持。核心项目包括:

  -法制改革

  -廉政建设

  -增强残疾人权益保护

  -公民社会发展

  开发署的支持可分为以下两方面:其一、使政府和国家机构的职责更明确,确保制度变化的持续性;其二、保护弱势 群体的权益。为了强调公民社会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中的重要性,开发署扩大了其合作范围:不仅与政府合作,也与立法机构 、欧盟和CSO合作,以加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主要一员。开发署支持的南南合作不再仅针对经济交流,还包括扶贫和社会发 展。建立国际扶贫中心的战略支持为中国援助其发展中国家伙伴创建了良好的基础。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纽约联合国峰会 上也强调了上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产生了高额回报,但也给中国的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能源与气候变化、有毒污染、环 境执行力、灾害管理以及生物多样化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些环境问题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受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更多。为了保持中国作为全世界10个拥有“百万物种”国家之一的位置,广泛的协作与合 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开发署已经促使欧盟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项目中。为帮助中国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一个拱形的行 动框架已经建立起来,该合作包括超过30个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

  艾滋病是持续减贫的一个最大威胁。由此,开发署将对艾滋病防治的支持与对扶贫的支持有机地结合。援助工作重点 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制与领导力强化

  -人类发展与社会流动性

  -人权与HIV感染人群的参与程度

  -反腐败与辨别力行动

  联合国开发署的工作坚持以中国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与国家相关规划如”八.七”扶贫计划,西部开发政策,20 01-2010扶贫新时期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紧密结合。开发署的项目经验和支持可以概括为两方 面:(1)政策及机构建设;(2)能力建设和试点实践。

  在政策及机构建设支持方面,为配合”八·七”扶贫计划的实施,联合国开发署支持推进小额信贷扶贫政策的探索, 结合十年扶贫纲要的落实,与国务院扶贫办和亚洲开发银行合作,提出村级扶贫监测指标体系及建立国家级扶贫监测体系框架 的建议,相信这些项目成果会为即将成立的扶贫办信息中心提供有益的支持。

  从2000年开始,针对扶贫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联合国开发署与国务院扶贫办和商务部组织了一系列跨部 门的研讨,邀请政府决策及职能部门,国际多边和双边机构共同探讨相关政策建议,其中重要的讨论包括城市贫困和就业,艾 滋病防治与减贫等。

  针对中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挑战,联合国开发署与国家发改委在2003-2004年合作,研究WTO对中 国农业与妇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004年3月,联合国开发署及其他联合国系统驻华组织和中国外交部联合发布了中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报告,与 会者包括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多边及双边国际组织代表、公民社会及私营企业、国内外专家学者等,针对中国在千年发展目标 实现进程中的成就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社会及媒体对此次活动反响强烈,为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的进一步落实和经验的 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5月,联合国开发署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启动了关于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合作项目,探索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平衡发展,进一步推动千年发展目标的实施。为促进宏观政 策对扶贫的支持,2004年,开发署与政府部门如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英国国际发展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组 织评估和国际研讨,对财政政策和改革在支持公共服务及减贫中的作用和挑战以及国际合作的领域达成了共识,目前正在实施 此方面的合作项目,推进财税改革,加强地方政府财力和能力建设,推动制定有利于减贫的财税政策,促进在农村提供完善的 公共服务。

  为加强扶贫工作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促进中国扶贫政策和工作实践的总结,支持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联合国开发署 与国务院扶贫办商议探讨,倡议建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2004年5月于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联合国开发署与国务院扶 贫办、商务部签定了联合建立扶贫中心的谅解备忘录,2005年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的建立构建了国际和国内在扶贫工作中 合作的政策和实践交流的机制与平台,赢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其他国际机构如英国国际发展部、世界银行、亚洲开 发银行积极参与和协作。联合国开发署还利用其全球网络多次协调其他发展中国家到中国学习、观摩、交流扶贫及发展的政策 与实践。2005年,联合国开发署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发布了《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 ——追求公平的人类 发展》。这是第一次启用中国专家组为主编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体现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力,在内容上对中国的发 展观有更深入的诠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试点实践和能力建设方面,为了配合“八·七”扶贫计划的实施,开发署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甘肃、青海 、新疆、内蒙古、广西、福建、湖南、安徽、山东沂蒙山区、海南及天津市共16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县开展扶贫试 点。支持约41个扶贫项目,帮助近9万个农户、约40万人脱贫致富。

  开发计划署的扶贫项目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根据各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面临的迫切问题和困难来安排。概括 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旨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开发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家庭手工业、小型加工业等;

  2. 社会福利项目,如人畜饮水供应、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初级教育等;

  3. 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的项目。如加强对西藏珠穆朗玛自然保护生态和湖北省的社区林 业持续发展项目等;

  4. 强调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返贫现象发生。开发署对其每一个扶贫项目,从项目目标的确定到活动内容 的具体设计,均有很强的针对性,尤其关注加强贫困地区的能力建设与妇女参与。尽管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的 因素至关重要。所以在每个项目之下都安排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包括个人技能、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项目 设计和实施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环保意识,从而使贫困地区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5. 以社区为基础,采取综合发展的方式开展扶贫。鉴于产生贫困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抓住主要因素和制定 主要措施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其它辅助措施,因此,开发署扶贫项目的内容和活动具用综合性,且有主有次;

  6. 向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经营。引入孟加拉国Gramin银行的做法和经验,在我国少数 贫困县实行向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或从事商业活动并取得了成功,目前这一扶贫方式已在国内广泛推广 。开发署从其上述扶贫资金中共拨出约820万美元作为贷款,扶持88000户农户从事各种生产和经营活动,解决了贫困 群众资金方面的困难。为了成功推行这一方法,在项目实施之前,举办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并制定贷款的发放原则和管理以及偿 还办法,实现了99.4%的贷款户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然后再在该地区循环滚动使用,让更多群众受益;

  7. “公司+农户+科研机构”和“小额信贷+农户+科研机构”的科技扶贫方式,解决贫困户缺少资金和技术以 及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8. 加强受援地区组织机构建设,实行参与方式。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受援地区普遍成立了由受援群众参见 和管理的各类协会或专业协会,并制定协会章程,对受援项目实施监督和管理。并负责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 使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9. 促进中国贫困地区同国内外民间组织的合作。1985年在开发署的积极倡议和大力资助下,中国先后派团到 西欧和北美各国访问考察,同那里的民间组织进行广泛接触并探讨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为中国利用国外民间机构的援助开发 扶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迄今已有40多个国际民间组织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累计提供无偿援助资金约3亿元,实 施了200多个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了脱贫步伐。

  相关专题:扶贫中国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